導言:79歲的楊風申是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準備著每年正月十五在村子燃放的煙花材料。2016年正月十二那天,正在準備煙花的他因涉嫌非法制造爆炸物罪被趙縣公安帶走,拘留19天后,去年3月9日,楊風申取保候審。之后,縣人民法院后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楊風申4年6個月。如今,楊風申上訴至石家莊市中院,楊風申說:“本來縣里給我找了一個學手藝的接班人,結果人家一聽我被抓了,就嚇跑了。”
79歲非遺傳承人自制煙花獲刑風波:祖輩傳下來的東西怎么突然就違法了??
進入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再驅車大約15分鐘就到了南楊家莊村,楊風申的家就在村口附近。屋前的院子里種著幾棵果樹,老人楊風申黝黑的皮膚刻著深深的皺紋,他就是“五道古火會”的第四代傳人。
“五道古火會”是當地一個民間組織,主要組織正月十五的煙火表演,以及前期的準備工作。楊風申正是這個古火會的會頭。談及五道古火會的由來,楊風申介紹:“是傳說有個掌管陰司,名叫五道的將軍來到我們這里,在這兒落戶種地,救濟窮人,當地人都敬重他,當五道死后,后人就建廟、放煙花紀念他,祈求五谷豐登,到現在都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89歲的楊包子打開廟門,“煙花很好看,這兩年雖然有廟會,但是冷清了很多,只有一些舞獅。煙花我從小就看,從沒發生什么亂子。”
村頭幾位納涼的村民說:“古火會啊,有名,正月十五就在村東頭放,家家都去看。”
廟內供奉著五道神等五位神仙,楊風申的大女兒楊瑞肖說:“往年都有人打掃這個廟,現在你看,都沒人管了,墻面也列了,上面漏水,有個神仙像的手指也掉了。”
楊瑞肖指著五道廟東面大片玉米地:“以往正月十五那天,這都站滿了人,縣里其他地方都來人看,還有從山西過來的,村里的路都是車,放完煙花,路上也堵,走得很慢。”
2012年4月,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頒給楊風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證書,非遺項目為“趙縣五道古火會”。2013年12月,河北省文化廳為楊風申頒發證書,命名他為第三批省級文化遺產項目“趙縣五道古火會”的代表性傳承人。楊風申說:“2013年底,省非遺就獎勵給我500塊錢,后來每年年底我都去縣文化館領獎勵給我的 3000元,但去年2月我被拘留,年底,取保候審的時候,我也正常領到了3000元的獎勵金。”
趙縣五道古火會正是趙縣文化館一層層逐級上報申請下來,縣文化館館長張金禮表示:“煙花我看過,好看,村民們也都喜歡。楊風申每年確實領取3000元的獎勵經費,但一萬元的古火會活動經費這個情況,我并不知道。”面對非遺傳承人涉嫌自制爆炸物被抓一事,非遺項目是否會取消?張金禮說:“非遺的項目是‘五道古火會’這個民俗,燃放煙花是其中一項活動,究竟非遺項目、獎勵經費是否取消,還要看上級領到的指示。”
目前,河北省趙縣的79歲省級非遺傳承人楊風申因制作民俗表演煙花,被判刑四年六個月。此事引起廣泛爭議,報道稱當事人和律師正在等待二審結果。然而許多人發現,該案二審裁定結果已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結果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但當事人楊風申和辯護律師至今未收到裁定書和法院相關通知。新京報記者聯系該案二審審判長張寧。他表示,二審裁定書雖已上傳至中國裁判文書網,但這并非最終判決結果,目前該案還在審理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