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開方言課。方言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每個地域的一大人文特色。生活在外鄉,偶然聽到別人講方言,游子們心中也會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10月28日,武漢大學“方言與中國文化”課上,許多學生用方言配音和歌唱,課堂氣氛歡樂融洽。其中,還有兩名湖北的同學自告奮勇,用方言配音《小豬佩奇》片段,引發全場爆笑。對此,教師阮桂君表示,希望青年朋友不要嫌棄方言,方言是一種情感的紐帶。
武漢大學開方言課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習者了解漢語方言的基礎知識,熟悉漢語方言的基本現狀與歷史形成,掌握漢語十大方言的基本特點,理解各種方言現象背后所蘊藏的文化內涵,從而更深刻地了解中國的語言國情。學會方言采集的基本方法,學會如何自覺地搜集方言詞語、諺語、歇后語。
武漢大學方言課學什么?
本課程從漢語方言的形成入手,介紹漢語十大方言:官話方言、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語、閩語、粵語、徽語、平話以及晉語的形成歷史與現狀,探求方言與移民、民俗、地名等的關系,并且討論方言在普通話教學、現代漢語規范化、編寫地方戲曲音韻、公安破案、古文獻考據等方面的作用。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國的語言國情,掌握漢語方言的現狀,樹立對普通話與方言之間關系的正確態度,并且能夠讓所學知識服務于各自的專業。
我國主要有哪幾種方言?
當前我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大多數人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
按照現代通俗的分法,現代漢語方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同時在復雜的方言區內,有的還可以再分列為若干個方言片(又稱為次方言),甚至再分為“方言小片明知道一個個地點(某市、某縣、某鎮、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如福州話、南昌話、廣州話、長沙話等。
中國的語言學家對于漢語方言的劃分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有人把漢語劃分為七大方言,有人劃分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但是大家比較認同的是,無論采取哪種劃分方式,這些“大方言”內部的使用者有時也不能相互理解。在不同的方言區,人們的方言意識也有一定的差別。
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對方言有著很深的感情”、“方言必須被傳承”、“用方言鏈接起來的關系珍貴而持久”……
五星壞男人:湖北的方言很多的,特別喜歡家鄉話,F在有很多人認為家鄉話土,湖北的方言語氣太重,而我對于方言卻有著很深很深的感情,也許是人在外地太久了。
NuovoPignone:這門課很好,方言必須被傳承,除了工作場合,平時都不會講普通話的。
LavenderH:很贊,我也想上方言課。
喜歡有你的陪伴:很棒!方言真心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用方言鏈接起來的關系珍貴而且持久。
枸櫞酸:要是有個東北人,上完課會不會全被帶偏?
咻咻咻噠噠噠咻咻咻噠噠噠:要是有這課,我的天,那我至于上課無聊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