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知道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的利益是比較重要的,近日,就有一則新聞說到一位院士,將自己的10億專利無償給農民,給農民謀福利,難怪能獲得時代先鋒楷模的稱號!致敬朱院士,是很實在的一位老師,踏踏實實做學術,認認真真干實事!在接受采訪時,他說到:賓館再好不是家。國外條件再優越,也是為他人做事。我能回到祖國,為自己的家鄉做事,比什么都有意義!
事件回顧:
2000年8月,朱有勇的標志性研究結果,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上,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引起了國內外的巨大反響,他基于作物之間相生相克的理論,先后研發出了大豆玉米,葡萄,人參等,多種農作物的種植技術,這些技術總價值超過數十億元,在他的眾多成果中,有一項林下種植三七,這種技術可以不用一顆農藥,就解決三七易生病的難題,無法連續多年種植的難題。
云南農業大學朱書生說一畝地賺個十萬二十萬很輕松,100畝200畝就是幾千萬的效益,但2015年朱有勇選擇把這項技術無償分享給云南貧困村民!他說,讓農民受益就是自己的最大心愿。致敬時代楷模!
對于他做出這個決定,很多人其實是有不同意見的,但一向溫和的他說黨和政府已經給我們很好的一個俸祿了,我們何必這樣做,讓所有人都來受益,在受益的同時,我們的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在這里面找到我們的幸福感,成就感!
團隊成員劉元昕說我自己的內心深處,都是感受到了一種震撼也是一種深深的感動,因為這是唾手可得的一筆巨大的財富,他卻拱手都讓給了貧困的群眾!都讓給了瀾滄未來的發展!
從那天起,朱有勇定下了一個規定,誰都不許利用他的科技成果謀取個人利益!即使企業在這里建廠生產,首要的條件就是每年利潤的15%,分給當地貧困農民,他說自己是農民出身,能夠成長成為農民教授,農民院士,和他農民的經歷密不可分,他的心遭就和農民兄弟緊緊相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