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歷史 >

渲染寂寥氛圍 錦瑟李商隱

來源:小編整理2024-01-06 13:54作者:林毅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嫦娥李商隱

《嫦娥》是詩人李商隱的一首詩作,他通過詠嘆嫦娥在月宮中獨自一人生活的孤寂場景,來抒發自己的感傷之情。詩文的前兩句描寫了屋內外的不同環境場景,渲染出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體現了嫦娥懷思之情;后面兩句則是指嫦娥在整夜的痛苦愁思之后心中產生的感想。全詩基調帶有孤寂感,意味深長,意蘊豐滿,構思獨特,觸動人心。

李商隱 嫦娥

李商隱 嫦娥

詩文的主要意思是,蠟燭投下的影子深深地映射在以云母礦石制造的屏風上面,而銀河緩緩地沉了下去,星辰也逐漸暗淡消失不見了。嫦娥一個人心中滿是后悔,不該偷吃長生不死的靈藥結果來到這荒涼的廣寒宮。每天的無聊生活都只是面對著這廣闊無垠的碧海藍天,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思憶人間。

從內容上來看,這是一首贊詠嫦娥的詩文,但是在歷史上不同學者持有不一樣的意見。有的人認為李商隱寫此詩意在贊頌有情人的私奔,而有的人則是認為他僅僅歌詠主人公的境況寂寥罷了,然而還有的人則認為詩人一定是假托嫦娥實際上定有其它的思想喻示,諸如此類,各家所持觀點不一。暫且就當此文是以詠嘆孤身幽居且終日難眠的女子,言語合情合理,飽含深意、基調感傷。

然而當時唐朝的道教盛行,女子入道蔚然成風,但在真正入道后方能感受到清規戒律對生活情愛的束縛從而帶來苦悶,因此詩人在這首詩中將孤身無伴的嫦娥、觀中煎熬的女道、清高孤傲的詩人,三者相結合,渾然一體。概括三種各自身處不同生活環境卻又有相同感受的遭遇,實為李商隱的藝術特長。

賈生 李商隱

《賈生》是李商隱的一首托古諷今的詠史詩,他假借賈誼的境遇,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感慨。他沒有從個人的得失上來著手描寫,而是點出了統治者對于人才的忽視、浪費,沒能使人盡其才,在政治上為朝廷效力。

賈生 李商隱

賈生 李商隱

這首詩選用的是劉恒接見賈誼后,兩人于半夜徹談的場面。寫出了漢文帝不能識賢才,并且揭露了當時唐代皇帝謀求長生不老、不問民生與政事的荒誕行為。這首詩在諷刺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慨,深沉有力,通過對于賈誼不幸遭遇的同情來抒發自己在官場上沉淪失意的苦悶、憂愁。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寫出了漢文帝廣求賢才,宣見被貶職的官員。然而賈誼的高明才干,的確是沒有誰能夠企及的。然而君臣二人卻不過僅僅空談半夜,實在是讓人無比的感嘆與惋惜。漢文帝只專心于鬼神之事以謀求長命百歲,絲毫不關心國家大事與百姓生活。

李商隱在創作這首詩歌時,正是原本強盛的唐王朝一步步逐漸走向衰落的年代,他對皇帝昏庸無道、宦官掌權的現象十分不滿與憤恨。此外,當時的李商隱剛好被卷入牛李兩黨斗爭的漩渦之中,因此他左右為難、兩邊不是人,被擠壓在夾縫中飽受排擠,屢遭屈辱,因此他通過對于賈誼徒有一身才能卻沒有機會施展的遭遇來自喻。通過諷刺漢文帝只知求賢卻不識賢的舉動來反映當時的唐朝現象,皇帝看似開明其實也是昏庸至極。

錦瑟李商隱

《錦瑟》是李商隱代表名篇之一,雖然李商隱之詩不乏借物言情,但是這首雖然名為“錦瑟”卻并非詠物之意,只不過是按照慣例將詩歌的前兩個字作為題目。李商隱的詩向來晦澀難懂,而此詩又是李商隱的詩中最難解讀的一首,詩家向來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感嘆。

錦瑟 李商隱

錦瑟 李商隱

詩人在這首詩中,回憶了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感慨自己所經歷的不幸,寄托了悲愁、憤恨之情,并且大量采用了莊生夢蝶、滄海珠淚等歷史典故,運用比興、聯想等手法,將聽到的聲音轉化為視覺感受,將分割的碎片意象組合成朦朧的意境,借助能見能感的形象以傳遞詩人心中真誠、強烈卻又幽怨、曲折的情義。全詩辭藻華美,含蓄深沉,意味深遠,感人至深。

詩文大意:華麗美好的錦瑟,為什么要用五十根琴弦來配?它的每一弦每一柱,都使人無比思念似水一般的年華。莊周在夢中幻化成蝴蝶翩翩,而夢醒時分悵然若失;杜宇將心托于子鵑,魂歸時刻,滿是無限的哀愁。茫茫大海在月色的映襯下,閃耀著如同淚珠般的點點光斑。藍田山上的美玉,因為溫暖月色的照耀,升起縷縷的青煙。這般的深情,何必再次追憶呢?就是在當時,也已經足夠令人感懷了。

李商隱的這首詩作于晚年,他在官場沉浮多年,仕途始終失意,中年又喪妻,因此此詩的真正含義向來都是眾說紛紜,或愛國,或思妻,又或是自傷,至今也始終難以分曉。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