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現代醫學至今也沒有治愈方法的疾病,而且還具有傳染性。也正是艾滋病的這個特性,艾滋病人非常的受歧視,自身的地位在社會中可謂沒有。其實在社會這個大熔爐李面,可怕的不是艾滋病,是來自于我們的歧視。每個人都有他應得的權利與自由,每個人生來就是平等的,不應受到別人惡意的歧視。近日,臺灣有人做了一個街頭試驗,結果超暖。
近期在臺灣進行了一組街頭測試,一位男生蒙眼站在路口,稱自己是艾滋病人,希望能得到一個擁抱。
期間還有演員扮演路人,不斷污名化這位“艾滋病人”。但民眾紛紛送上擁抱,持續幾十分鐘未間斷,還有一位母親,舉起自己的孩子,輕輕放在了他的懷里
網友紛紛評論:“可怕的不是艾滋,而是歧視”,“我愿意送上我的擁抱”,“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感動到了~”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于感染各種疾病,并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臨床表現
發病以青壯年較多,發病年齡80%在18~45歲,即性生活較活躍的年齡段。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見的疾病如肺孢子蟲肺炎、弓形體病、非典型性分枝桿菌與真菌感染等。HIV感染后,最開始的數年至10余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一旦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就可以出現各種臨床表現。
一般初期的癥狀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樣,可有全身疲勞無力、食欲減退、發熱等,隨著病情的加重,癥狀日見增多,如皮膚、黏膜出現白念球菌感染,出現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紫斑、血皰、淤血斑等;以后漸漸侵犯內臟器官,出現原因不明的持續性發熱,可長達3~4個月;還可出現咳嗽、氣促、呼吸困難、持續性腹瀉、便血、肝脾腫大、并發惡性腫瘤等。
臨床癥狀復雜多變,但每個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癥狀全都出現。侵犯肺部時常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侵犯胃腸可引起持續性腹瀉、腹痛、消瘦無力等;還可侵犯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
治療
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本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
1.一般治療對HIV感染者或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均無須隔離治療。對無癥狀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應根據具體病情進行抗病毒治療,并密切監測病情的變化。對艾滋病前期或已發展為艾滋病的患者,應根據病情注意休息,給予高熱量、多維生素飲食。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加強支持療法,包括輸血及營養支持療法,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
2.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是艾滋病治療的關鍵。隨著采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聯合療法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療效,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預防目前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
1.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為。
2.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須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