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盧斯
保盧斯的資料
中文名: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盧斯
外文名: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
國 籍:德國
民 族:日耳曼
出生地:黑森州布賴特瑙鎮
出生日期:1890年9月23日
逝世日期:1957年2月1日
職 業:軍人
信 仰:納粹黨
主要成就:巴巴羅薩計劃,哈爾科夫戰役、斯大林格勒會戰
血 型:O型
星 座:天秤座
軍 銜:陸軍元帥
最新人物
其他B開頭的人物更多
德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德國歷史上第一位被俘虜的元帥——保盧斯
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盧斯(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1890年9月23日—1957年2月1日),第十集團軍參謀長兼國防軍副總參謀長,未實現曾草擬的巴巴羅薩計劃的策略家之一。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正當發起克里木半島行動,即將得到階段勝利的同時。他所轄的第六集團軍,主要擔負了經由成功爭奪的哈爾科夫沿線,德軍采用于縱深迂回,配合在側尾包抄蘇軍,以掩護其所屬的南集團軍群,繼續佯攻高加索地區的油田無果,改變目標為搗通搶占強渡伏爾加前線的渡口。決定兵分兩翼,且希特勒沒能鉗制住彎曲部的敵人,這條天然屏障,打野外遭遇仗,比如附近切割封鎖轟炸和周邊偵察部署堵截與繞遠阻斷包夾奔襲之間的聯系,持久提供充足的軍隊增援,確保獲取足夠的火力支援。隨著前進至斯大林格勒方向,街兵巷戰的突擊任務,先通過順利會師,再開始有效反撲,而注定慘敗后。才剛臨危受命的曼施坦因元帥,早已來不及重新組織規模更加龐大的頓河集團軍群,那支預備單位,還需抽調解圍,冒險協作接應,并準備去撤退。陷入僵局的保盧斯上將指揮失誤、軍心散漫、士氣低落,只好奉令堅守、逐漸補給困難、選擇拒絕突圍等方面原因。直接導致了逼入窘境的第六集團軍主力耗盡,就此走向覆滅的關鍵性轉折點。也是被迫晉升和被俘投降的德國陸軍元帥與納粹黨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