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苻堅
苻堅的資料
中文名:苻堅
別 名: 永固,文玉,堅頭
國 籍: 前秦
民 族: 氐族
出生地:略陽臨渭
出生日期:338年
逝世日期:385年10月16日
職 業:君主
主要成就:誅殺暴君,登基為帝
在位期間使前秦國力大增
平燕定蜀,擒代吞涼,統一北方
在 位:357年7月--385年10月16日
年 號:永興、甘露、建元
廟 號:世祖
謚 號:宣昭皇帝、文昭皇帝、壯烈天王
特 征:姿貌鑲偉、雅量瑰姿、質性過人
最新人物
其他F開頭的人物更多
五胡十六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苻堅——雄圖大略的前秦皇帝
前秦世祖宣昭皇帝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堅頭,氐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人,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堅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與民休息,加強生產,終令國家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多個獨立政權,成功統一北方,并攻占了東晉領有的蜀地,與東晉南北對峙。
苻堅于383年發動戰爭意圖消滅東晉,史稱淝水之戰,但最終前秦大敗給東晉謝安、謝玄領導的北府兵,國家亦陷入混亂,各民族紛紛叛變獨立,苻堅最終亦遭羌人姚萇殺害,終年48歲,謚號宣昭,廟號世祖。
苻堅除了一系列減省奢侈品、鼓勵農業、停止征戰外,更建立學校,重視文教,尤其留心儒學。苻堅曾下令廣收學官,郡國學生只要通曉一經或以上就獲授職,亦表彰有才德和努力營田之人,令人們都望得朝廷勸勵,崇尚清廉正直,物資亦豐盛。苻堅更每月親臨太學考拔學生,消滅前燕后更在長安祭祀孔子。而王猛亦助苻堅整順風俗,令全國學校漸興。在苻堅治下的關隴地區豐盛安定,地區回復秩序,工商業興盛,一片繁華景象。及至后來王猛去世后,苻堅仍然尊崇儒學,不但命太子、公侯和官員之子以及中外四禁、二衛、四軍長上 的將士都要受學,連帶后宮亦設有典學,教宮內宦官及宮婢經學。另亦嚴厲禁止老莊以及圖讖學說。后來西域大宛獻馬,苻堅效法西漢漢文帝送還進貢的千里馬,更加命群臣作《止馬詩》送到西域,以示沒有取千里馬的欲望。最終共有四百多人獻詩。
苻堅亦重視生產,遇上天旱不但曾下令節儉及開山澤資源與民共享,亦督導百姓耕種,自己更親身躬耕藉田,讓茍皇后親身養蠶,以示對農業的重視。后又征集王侯以下及豪門富戶的家僮奴仆共三萬人開通涇水上流,引水灌溉解決關中水旱問題。
苻堅對于前秦這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其實沒有作出融合的措施。如隴西鮮卑首領乞伏司繁投降后,只遷乞伏司繁到長安,仍留其部眾在隴西地區;前燕鮮卑族人除了慕容氏皇族及部分關東豪族被遷至關中地區外,尚有大部分留在前燕故地,另亦遷原居中山的丁零族人到新安(今河南新安縣);消滅代國后,苻堅雖然由北方匈奴族人代領代國遺眾,但仍居北方。在苻洛叛亂被平定后,苻堅則為更好的管理關東以至各地民族,于是從原集中于關中的氐族人分出十五萬戶,各由宗親率領出鎮,如古分封諸侯般管治地方[20] 。然而此舉卻分散了氐族的民族力量,影響對各地的軍事影響力,而移居關中的各少數民族更成前秦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