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羅希洛夫
伏羅希洛夫的資料
中文名: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
外文名:Климе́нт Ефре́мович Вороши́ло
國 籍: 蘇聯
出生地:頓巴斯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
出生日期:1881年2月4日
逝世日期:1969年12月2日
職位:軍人、統帥
主要成就:蘇聯武裝力量的積極建設者
最新人物
其他F開頭的人物更多
其它的人物更多
伏羅希洛夫——蘇聯史上的紅色元帥
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Kliment Voroshilov),蘇聯黨務和國務活動家,軍事家,蘇聯武裝力量的積極建設者,卓越的統帥,蘇聯元帥(1935),兩次蘇聯英雄(1956.2.3,1968.2.22),社會主義勞動英雄(1960)。
衛國戰爭伊始,就直接參加了粉碎德軍的組織工作。1941年7月10日一8月31日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西北方向總司令。1941年9月5—12日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1942年9月6日一11月19日任游擊運動總司令,積極參加了游擊斗爭的組織工作,親自訓練游擊隊指揮員,使游擊隊的行動與軍隊的作戰相互配合。1943年1月作為大本營的代表,在對列寧格勒封鎖的突破的作戰中,協調了列寧格勒方面軍和沃爾霍夫方面軍的行動。1943年12月被派往濱海集團軍去參加擬制解放克里木的戰役計劃和組織步兵與海軍的協同。出席過蘇、美、英三國莫斯科會議(1941)和蘇、美、英領導人德黑蘭會議(1943)。
此后,伏羅希洛夫在蘇聯紅軍中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黨政工作。從1924年起任莫斯科軍區司令。與伏龍芝等人一起參與領導了軍事改革。1925年至1934年,他升任陸海軍人民委員和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此后又擔任了6年蘇聯國防人民委員,為加強蘇軍建設花費了大量心血。
衛國戰爭一開始,他就直接參加了粉碎德軍進攻的組織工作,先后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成員、西北方面軍總司令和列寧格勒前線司令、游擊隊總司令等職。但由于他對戰爭的認識在一些方面仍停留在騎兵時代,對當代戰爭中的新情況認識不足,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績一般,未能象在國內戰爭中那樣得到人們的高度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