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吾去愛 > 名人資料 > 傅作義
傅作義頭像

傅作義

傅作義的資料

  中文名:傅作義

  別 名:傅宜生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山西省榮河縣(今山西省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

  出生日期:1895年6月27日

  逝世日期:1974年4月19日

  職 業:軍人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5年)

  信 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促成北平(北京)和平解放

  解放后擔任水利部長二十二年

  綏遠抗日

  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軍 銜: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

最新人物

其他F開頭的人物更多

近代其它的人物更多

傅作義——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

  傅作義(1895.6.27~1974.4.19),民國時期軍事家,愛國將領。字宜生。山西榮河安昌村(今屬臨猗)人。1910年(清宣統二年)考入太原陸軍小學堂。次年參加辛亥太原起義,任學生軍排長,在娘子關等地與清軍作戰。1912年被保送北京第一陸軍中學堂。1915年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18年畢業,回山西在晉軍服役,因治軍有方,由排長遞升至師長。1927年率第4師參加對奉軍作戰,10月乘虛襲占涿州(今屬河北)后,孤軍苦守三月余,以不足萬人之師,抗擊數倍于己之兵力,采用在城墻內外挖掘壕溝阻敵攻城、主動出擊等辦法,打退奉軍多次進攻,終因糧盡援絕,于次年1月撤出涿城,接受奉軍改編。傅作義因拒絕張作霖委任,被軟禁于保定張學良指揮部,5月初出逃至天津。第二期北伐擊敗奉軍后,任第三集團軍第5軍團總指揮兼天津警備司令。1930年蔣馮閻戰爭期間,任第3方面軍(閻錫山軍)第2路軍指揮官,率部在津浦鐵路(天津—浦口)沿線與蔣軍作戰。閻軍戰敗被南京國民黨政府收編。1931年任第35軍軍長兼綏遠省政府主席。

  “九一八事變”后,通電堅決抗日。1933年所部編為第7軍團,任總指揮,率部在河北密云、懷柔(今均屬北京)一線參加長城抗戰,施近戰、夜戰、白刃戰,給日軍以打擊。1935年4月被授為陸軍二級上將。1936年指揮綏遠抗戰,采用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出其不意等戰法奇襲日偽軍,獲百靈廟大捷,收復失地?谷諔馉幤陂g,相繼任第7集團軍總司令兼第35軍軍長、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指揮所部轉戰晉、冀、察、綏等省,先后參加南口張家口戰役、忻口會戰、太原保衛戰諸役。還靈活運用阻擊、偷襲等戰法打擊日軍有生力量,取得包頭、綏西、五原等戰役的勝利(見綏西作戰)。1941年初,提出民養軍、軍助民、軍民合作發展糧食生產的具體措施,解決軍民食糧問題。

  抗戰勝利后,任張垣綏靖公署主任兼察哈爾省政府主席、華北“剿總”總司令,執行蔣介石的內戰政策。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接受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今北京)的條件率部起義,對完整地保留文化古都作出重大貢獻。隨后,又受毛澤東、周恩來委托,和鄧寶珊促成綏遠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曾任綏遠軍政委員會主席、綏遠軍區司令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水利部部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勛章。

傅作義相關的名人

傅作義相關資訊

名人資料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名人朝代、地區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戰國 秦朝 漢朝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世界 近代 現代 影視小說 美國 日本 五胡十六國 巴爾干 南美洲 北歐三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西班牙 奧匈帝國 土耳其 非洲 朝鮮 其它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