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吾去愛 > 名人資料 > 公孫瓚
公孫瓚頭像

公孫瓚

公孫瓚的資料

  中文名:公孫瓚

  別名:伯珪

  國籍東漢

  民族:漢族

  出生地: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

  逝世日期:199年

  職業:軍閥、將領

  主要成就:驅叛胡于塞表,破黃巾于孟津

  外號:白馬將軍

  容貌:有姿儀大音聲

  官爵:中郎將,奮武將軍,前將軍

  爵位:易侯,薊侯

最新人物

其他G開頭的人物更多

三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公孫瓚——東漢末年占據幽州的軍閥

  公孫瓚的一生是復雜的,作為一位軍事將領,他曾經控制了中國東部地區的絕大部分,包括今天的遼寧、河北、山東、河南、江蘇等地,他的成功是和當時的幽州牧劉虞支持密不可分的,劉虞是后漢時期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為人品德高尚,執行民族團結的政策,和輕賦免役的愛民政策,在朝野擁有很高的威望,在游牧民族中深受愛戴,他寧死不愿為帝也表明他是個忠義士大夫。在公孫瓚的南下作戰中,他也得到了游牧民族的很大幫助,所以公孫瓚的失敗也是從他和劉虞關系惡化開始,而他害死劉虞時,就決定了他滅亡的命運。

  公孫瓚出身地主豪強,他在公孫氏族中,是一個特別的人物,早年的他經歷坎坷,常年征戰,自身沒有豪門子弟養尊處優、吃喝玩樂的腐化生活,待人誠懇,甘為囚奴與太守充軍遠方,赤膽忠心,久經沙場,功勛卓著。與呂布武藝高強、天下無敵相比,他更多的是堅毅和勇敢,但是常年的廝殺使他后來變得性格殘忍,又沒有政治信念,在戰爭劫掠中日益貪婪,殘害百姓。他曾經打算立劉虞為帝,史書中記載是袁紹所為是不真實的,袁紹舉義反對董卓擅廢立,自己是不會效法的,公孫瓚討伐袁的檄文中也未提及,而使臣也不是袁紹的親信,勸進的遼東樂浪太守更可能是公孫瓚的親信,而臨市祝雨,更清楚地表明公孫瓚之心,史書中載他占據數州之地,自行封賞的官員比別人都多。

  在害死劉虞后,公孫瓚集團喪失人心土崩瓦解,他是敵視、壓迫游牧民族的,破壞劉虞民族團結政策,劫掠劉虞送給鮮卑的禮物,如袁紹給他的信中說的:“東西鮮卑舉踵來附,乃足下驅而致之也。”而他在自己的統治集團內部,又多用貪婪自私的奸險小人,晚年貪圖享樂,喪失斗志,終于逐步走向失敗。

公孫瓚相關的名人

公孫瓚相關資訊

名人資料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名人朝代、地區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戰國 秦朝 漢朝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世界 近代 現代 影視小說 美國 日本 五胡十六國 巴爾干 南美洲 北歐三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西班牙 奧匈帝國 土耳其 非洲 朝鮮 其它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