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辜鴻銘
辜鴻銘的資料
中文名:辜鴻銘
外文名:Thomson
別 名:立誠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馬來西亞檳城州
出生日期:1857年7月18日
逝世日期:1928年4月30日
職 業:學者,翻譯家
畢業院校:愛丁堡大學,德國萊比錫大學
主要成就:《中國的牛津運動》
代表作品:《中國的牛津運動》《中國人的精神》
祖 籍:福建泉州府惠安縣
最新人物
其他G開頭的人物更多
清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辜鴻銘——清末怪杰
辜鴻銘(1857.7.18-1928.4.30),字湯生,號立誠,自稱慵人、東西南北人,又別署為漢濱讀易者、冬烘先生,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惠安縣,生于南洋英屬馬來西亞檳榔嶼。學博中西,號稱“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馬來亞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他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創獲甚巨;并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英文書,熱衷向西方人宣傳東方的文化和精神,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鴻銘。
辜鴻銘推崇儒家學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且能言善辯,處處體現著他的機智與幽默!八诒贝蠼痰氖抢∥牡裙φn,不能發揮他的正統思想,他就隨時隨地要找機會發泄”。有一次,他在椿樹胡同的家中宴請歐美友人,局促而簡陋的小院已夠寒酸,照明用的還是煤油燈,昏暗而又煙氣嗆鼻,而且,這幫歐美友人也不清楚“晉安寄廬”的真實含義。于是,就有人說:“煤油燈不如電燈和汽燈明亮!惫鉴欍懼溃骸拔覀儢|方人,講求明心見性,東方人心明,油燈自亮。東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專門看重表面工夫!惫鉴欍懙囊环哒,還真把他的歐美友人給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