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吾去愛 > 名人資料 > 顧雍

顧雍——三國孫吳丞相、政治家

  顧雍(168—243),字元嘆,吳郡吳縣人。三國孫吳丞相、政治家。顧氏是江南名門望族。顧雍從小聰明機靈,少年時曾從因避怨而隱居于吳的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原名雍,字伯喈)學琴與書法。蔡邕對顧雍的才華十分賞識,認為將來必定有所成,于是將自己的名字相贈。弱冠之年,顧雍即由州郡官吏表舉推薦,擔任合肥長。后歷任婁縣、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處都有政績。建安五年(200),孫權兼任會稽太守,以顧雍為郡丞,代理太守處理一切事務。后累遷大理奉常,兼領尚書令,封為陽遂鄉侯。黃武四年(225),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替代孫邵(182—245)當上了丞相、平尚書事,直至逝世。

  張昭和顧雍都是內政的能臣,但兩個人的形象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張昭向來疾言厲色,只要他認為自己是觀點是正確的,就會直言不諱地對孫權進諫,常常搞得孫權下不了臺,這情景就像一個嘮叨的老人家訓導小孩一樣,頗有搞笑的意味。但顧雍卻相反,他為人謙和,不發脾氣,而且還不喜夸耀,但實際上,他所立下的治績是非常大的。而顧雍態度溫和的同時,也從不放棄真理,像張昭一樣,只要是正確的,他也會堅持下去。

  顧雍低調,但絕不平庸。他自持內傾,寡言少語,但只要話一出口,就能切中肯綮。他不喝酒,所以別人在酒后狂歡時,一見到顧雍,就不敢放肆了,連孫權都說:“有顧先生在場,我也不敢縱情”。但顧雍與張昭有所不同:他并不像張子布那樣直接出面干涉,使別人當眾下不來臺。當時的人都知道,孫權有事需要征求丞相意見時,總是讓中書令去顧雍家里探訪。如果主上的意見合乎顧雍的意思,可以執行,顧雍就設宴招待來者,與之熱烈討論;顧雍若覺得不妥,就板起面孔沉默不語,也不張羅酒食。于是來人只好告退。這樣君臣都不傷面子。

  顧雍做官不追求表面政績,不搞“面子工程”。當時駐守江邊的諸將急于立功,就提出各種主動進攻的建議。孫權為此請教顧雍,顧雍就指出諸將的真正動機:他們并非從國家利益出發,而只為自己功名。他建議孫權予以制止。

顧雍相關的名人

顧雍相關資訊

名人資料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名人朝代、地區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戰國 秦朝 漢朝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世界 近代 現代 影視小說 美國 日本 五胡十六國 巴爾干 南美洲 北歐三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西班牙 奧匈帝國 土耳其 非洲 朝鮮 其它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