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光鼐
蔣光鼐的資料
中文名:蔣光鼐
別 名:字憬然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南柵村
出生日期:1888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1967年6月8日
職 業:軍人、政治活動家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信 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在上海率十九路軍抗擊日本侵略
全國第一、二、三屆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常委
民革卓越領導人和創始人
最新人物
其他J開頭的人物更多
近代其它的人物更多
蔣光鼐——功勛卓著的抗日名將
1988年12月17日,在紀念蔣光鼐誕辰100周年的大會上,中共中央對蔣光鼐的一生作了高度評價:“蔣光鼐先生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一位卓越的創始人和領導人,是同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的親密朋友,他把自己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事業。他的愛國精神和歷史功績,堅定不移的政治節操,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品德,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紀念。
蔣光鼐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武昌保衛戰、倒袁護法、北伐戰爭;“一·二八”事變時,他任19路軍總指揮,毅然打響了正面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淞滬之戰;1933年為反蔣抗日,他與陳銘樞、蔡廷鍇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抗戰期間,他歷任第四戰區參謀長、第七戰區副司令等職。周恩來曾致函給他,尊敬地稱道:“先生以抗日前導而為華南和平民主之支柱,力挽狂瀾,舉國矚望!
蔣光鼐的人生頂峰,是他領導了震驚中外的淞滬抗戰。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得寸進尺,企圖侵占上海作為繼續侵略中國的基地。1932 年1月28日夜11時,日軍向閘北駐軍發起了進攻。著名的淞滬抗戰由此開始。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在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的指揮下,奮起抵抗,對敵予以迎頭痛擊。在這次淞滬抗戰中,蔣光鼐率領的中國軍隊在武器裝備落后的情況下,以誓死犧牲的精神,組織敢死隊與敵白刃肉搏數十次,在閘北、江灣、吳淞、曹家橋、廟行、瀏河、八字橋一帶展開了多次戰斗,予敵以重創。十九路軍的英勇抗戰,沉重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斗志,為以后的全面抗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