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澤——蔣介石十三太保之一
康澤(1904—1967),字兆民,湖北襄樊人,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三期。國民黨著名特工,中華復興社創始人之一,復興社的名字就是康澤所取。同時也是三民主義青年團三位創始人之一(另外二人為劉健群、陳立夫),三民主義青年團的名字也是由他建議而被采納的,其受蔣中正之寵信可見一斑。
康澤曾留學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1928年畢業,但不認同馬列主義,認為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回國后不久建議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采用俄國保衛局制度(格別烏),保護政權。初在南京國軍總部任侍從副官,中原大戰結束后,1931年經蔣批準成立南昌行營別動總隊,康澤任少將總隊長,在江西剿共時期為蔣所重用。在紅軍曾建立過的根據地,康澤的別動總隊特別活躍,督促地方進行清剿,恢復政權行使。在紅軍長征之際,蔣派薛岳率中央軍追剿紅軍進入川、康、貴、滇地區,每個縣都有康澤的別動總隊,以之監視地方共產黨與左派分子,作用極大。
康澤所帶領的別動總隊(共產黨稱為特務武裝,而康澤不認為自己為大特務),其隊員的成分,乃是收容黃埔軍校的失業學生而組成。按期別有校尉之別,人數初為數百人,后來發展至數以萬計,當年的劉伯龍、公秉藩等將軍都是康澤系要人。1932年后,康澤擔任過中華復興社中央干事與書記及國民黨中央委員,深受蔣的器重,即成為共黨所謂蔣中正的十三太保之一。1933年,蔣中正在廬山成立中央軍校特別訓練班,任用康澤當主任,招收各省高中畢業生,每期數百人,爰成為康澤集團的政治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