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寇準
寇準的資料
中文名:寇準
字:平仲
別 名:寇忠愍、寇萊公
國 籍:中國(北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
出生日期:961
逝世日期:1023
職 業:政治家﹑詩人
主要成就:澶淵之盟
代表作品:《寇忠愍詩集》
最新人物
其他K開頭的人物更多
宋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寇準——北宋的賢相名將
寇準(961-1023),字平仲,漢族,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改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鹽鐵判官。歷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后兩度入相,一任樞密使,出為使相。乾興元年(1022年)數被貶謫,終雷州司戶參軍,天圣元年 (1023) 九月,病逝于雷州;视铀哪,仁宗詔翰林學士孫抃撰神道碑,謚“忠愍”,復爵“萊國公”,仁宗親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稱“寇忠愍”或“寇萊公”?軠噬圃娔芪,七絕尤有韻味,有《寇忠愍詩集》三卷傳世。
寇準,北宋著名政治家。任北宋真宗宰相時,主張真宗親征抗遼,在“澶淵之役”中戰功卓越。為人剛正不阿,禮賢下士,不趨炎附勢,敢直言進諫,故被排擠陷害,而致兩度罷相,后貶為雷州司戶參軍。
在雷州時,指導當地居民學習中州音;傳授農業技術、興修水利,開渠引水灌溉良田;向群眾解說天文地理,力避邪說;同時還修建真武堂,收徒習文學藝,傳播中原文化,對雷州文明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