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繹
蕭繹的資料
別 名:字世誠,小字七符,自號金樓子
國 籍:南朝梁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建康(今南京)
出生日期:508年9月16日(天監七年八月丁巳)
逝世日期:555年1月27日(承圣三年十二月辛未)
職 業:皇帝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文章、書法、繪畫稱為三絕
主要成就:《職貢圖》表現了外國使臣的形象,生動地體現了南北朝的對外關系
繪畫對隋唐影響很大
代表作品:《職貢圖》《蕃客入朝圖》《孝德傳》《忠臣傳》《注漢書》《周易講疏》《老子講疏》、《全德志》
廟 號:世祖
謚 號孝元皇帝
在位時間:552年―554年
年 號:承圣、天正
最新人物
其他L開頭的人物更多
南北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梁元帝蕭繹——才華橫溢的南朝梁皇帝
梁元帝出生在文學世家,文才十分了得,在歷代取得文學地位的帝王之中,“四蕭”(梁武帝蕭衍與三個兒子蕭統、蕭綱、蕭繹)堪比“三曹”(曹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蕭繹又是“四蕭”之中的佼佼者,文學成就堪稱翹楚,在五千年中國歷史出現的數百個帝王之中留下的著作為第一豐富,遠比號稱“十全老人”的乾隆博學多才,并且唯一留下作為諸子百家學說“子”部著作的《金樓子》 ,在中華文化歷史上鐫刻下自己的名字。
他雖沒有宋徽宗那樣直到今日仍未被超越的“瘦金體”書法水準,但若論及繪畫水平,漫漫五千年歷史百來個帝王之中,無人可出其右。他所畫的《職貢圖》 ,記錄了前來南梁朝貢的當時各個小國的人物形象,上面有金發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渾身只披一塊白布的黑人,因此,這不但是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件珍品,更是研究中國古代朝貢史極為珍貴的一份資料。
江陵被圍城時,承圣三年十二月初二日,元帝入東合竹殿,命舍人高善寶放火焚燒圖書14萬卷,包括從建康為避兵災而轉移到江陵的8萬卷書,自稱“文武之道,今夜盡矣!”“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江陵焚書被視為中國的文化浩劫之一,王船山罵他:國家安危之際,卻天天讀《老子》,焉能不亡。
梁元帝蕭繹的五言、七言、雜言等詩,現存109題119首。大致可分三類:一是邊塞征戰詩,上承古代征戍詩,下開唐代岑參、高適的先河;二是閨怨艷情詩。既有社會時代風氣的影響,也有蕭繹個人婚戀情結的因素,非好聲色者不能寫出;三是寫景詠物詩,在煉字、對偶和白描等方面,為唐代近體詩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