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旦
李旦的資料
中文名:李旦
別名:李旭輪
國籍:中國(唐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長安蓬萊宮含涼殿
出生日期:龍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己未
逝世日期:開元四年(716年)六月甲子
職業:唐朝皇帝→太上皇
謚號:玄真大圣大興孝皇帝
廟號:睿宗
年號:文明、景云、太極、延和
享年:五十五歲
陵墓:橋陵
最新人物
其他L開頭的人物更多
唐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唐睿宗李旦——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
唐睿宗李旦生活在唐朝中央政權斗爭最為殘酷復雜的時代。他的父母都當過皇帝,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只有他和其兄長唐中宗有此經歷。他本人當過皇子,親王,皇嗣(候補性質的皇太子),皇太子,皇帝,太上皇,還被建議過擔任皇太弟,其中皇帝是當了兩次,中間間隔20年。這份經歷,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前后兩次稱帝,共在位2年,禪位于玄宗李隆基,后病死,終年55歲,葬于橋陵(今陜西省城縣西北30里處)。
唐睿宗李旦,又名李旭、李輪。武則天幼子。初封殷王,后又封豫王、冀王,最后改封相王,高宗末年又還封為豫王。公元684年2月,武則天廢中宗為為廬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他為帝,改年號為“文明”。
睿宗繼位后,武則天命他居住于深宮,不得參與朝政,所有軍國大事由她處理。公元690年9月,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廢睿宗,封他為皇嗣,改姓武。公元705年,中宗復位,封他為相王。公元710年5月,中宗被毒殺,同年6月,睿宗第三子李隆基發動羽林軍攻入宮,討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武延秀等。與太平公主一起擁立睿宗復位,廢黜殤帝李重茂,改年號為“景云”。
睿宗復位后,按例當立長子李成器,但三子李隆基有討韋氏之功,因而猶豫不決。李成器辭道:“國家安則先嫡,危則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
睿宗也是一個無能的帝王,立李隆基為太子后,又使太平公主參與朝政。宰相奏事,他先要問有沒有同太平公主商量過,這就助長了太平公主的專橫,也引起了太子與太平公主之間的斗爭。太平公主極力想除掉太子,獨攬朝政。時文武大臣中有一大半依附于太平公主,7個宰相中有5個是她的親信,造成政局不穩,政事昏暗。
公元712年7月,睿宗禪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公元716年6月病死于長安宮中的百福殿。
唐睿宗史載“謙恭孝友,好學,工草隸,尤愛文字訓詁之書”,著名的景云銅鐘(今藏于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銘文和武則天的母親楊氏順陵(位于今陜西咸陽)的墓碑都出自睿宗的手筆。司馬光評價他“相王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故經武、韋之世,竟免于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