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善長
李善長的資料
本 名:李善長
別 稱:李韓公
字 號:字百室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濠州定遠(今屬安徽)
出生時間:1314年
去世時間:1390年
主要成就:明朝開國元勛
官 職:中書左丞相
封 爵:宣國公、韓國公
謚 號:襄愍
最新人物
其他L開頭的人物更多
明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李善長——被誅殺的明朝開國功臣
丞相胡惟庸初任寧國知縣,是因李善長的推薦,又被提升為太常少卿,后升任左丞相,兩人因此互相往來。而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之子李佑,又是胡惟庸的侄女婿。[22]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受牽連而處死者甚多,但李善長仍然如故。御史臺缺中丞,李善長暫理御史臺事務,多次向太祖提出建議。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實為胡惟庸的黨羽,明太祖下詔免死,將他們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長沒有表示感謝,太祖因而懷恨在心。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長已經七十七歲,因為年老約束不了部下。曾想建造府宅,從信國公湯和那里借衛士三百人,湯和悄悄告訴他所聽到的事。四月,京城有百姓受株連而被發配到邊疆,李善長屢次請求赦免其親戚丁斌等。太祖大怒,將丁斌治罪。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的事,他供出李存義等過去與胡惟庸互相交往的情況。于是太祖下令將李存義父子逮捕審訊,他們的供詞牽連到李善長,供詞上說:“胡惟庸企圖謀反,派李存義暗地里勸說李善長。李善長驚叱道‘:你這么說到底為了什么?你們一定要慎重,否則九族都要被滅。’不久,又派李善長的老友楊文裕去勸他說:‘事成之后,當以淮西之地封你為王。’李善長驚駭不已,仍不同意,卻又頗為心動。
胡惟庸于是親自去勸說李善長,仍然不同意。過了一段時間后,胡惟庸又派李存義去勸說,李善長嘆道:‘我已經老了。我死之后,你們好自為之!庇腥擞指姘l李善長說:“將軍藍玉率軍出塞,到捕魚兒海時,俘獲胡惟庸私通沙漠使者封績,李善長卻匿而不報!庇谑,御史競相上奏彈劾李善長。而李善長的奴仆盧仲謙等,也告發李善長與胡惟庸之間互相賄贈,經常偷偷私語。證據確鑿,說李善長雖是皇親國戚,知道有叛逆陰謀卻不揭發檢舉,而是徘徊觀望,心懷兩端,大逆不道。當時正好有人說將要發生星變,會有災禍發生,占卜的結果是災禍應當降臨在大臣身上。于是,太祖便連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處死。
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等人,都同時受胡惟庸牽連而死。不久,被牽連的還有已故的營陽侯楊璟、濟寧侯顧時等若干人。太祖親自下詔羅列他們的罪狀,加在獄辭里面,纂成《昭示奸黨三錄》,布告天下。李善長之子李祺與公主被遷徙至江浦,過了一段時間后死去。李祺之子李芳、李茂,因公主之恩未被牽累判罪。李芳任留守中衛指揮,李茂任旗手衛鎮撫,但被取消世襲韓國公的權利。崇禎十七年(1644年),追謚“襄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