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后
劉娥是宋真宗趙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后,功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并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宋真宗章獻皇后劉娥劉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開寶元年(968),祖父劉延慶在五代十國的后晉、后漢時任右驍衛大將軍(后晉高祖石敬瑭起兵于太原南,而后漢則建都太原),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此劉家舉家遷至成都華陽。生劉娥之時,母親龐氏曾夢到明月入懷,醒來后便生下一女,取名劉娥。然而劉娥出生不久,劉通便奉命出征,誰料犧牲于戰場上,因劉通無子,家道中落,龐氏只好帶著襁褓中的幼女寄居娘家。
身為皇后的劉娥,卻不像其他妃嬪只知爭寵,她才華超群,通曉古今書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離不開她。每日批閱奏章,劉皇后必侍隨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帶上劉娥。
雖然劉娥貴為皇后,朝中反對劉娥掌政的人也不少,以寇準和李迪為首。劉娥也開始籠絡自己勢力,以錢惟演和丁謂為首:錢惟演之妹為劉美之妻,丁謂的兒子娶了錢惟演的女兒。
個中孰是孰非,后人只知表面,總之后來寇準落敗,貶為相州知州(后為道州司馬),丁謂也因為后來欺劉娥孤兒寡母想獨攬大權而獲罪。
天禧四年二月(1020),真宗患病,難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務實際上都由皇后劉娥處置。后來,真宗更是病重,下詔:“此后由皇太子趙禎在資善堂聽政,皇后賢明,從旁輔助。”此詔書便認可劉娥裁決政事的權力。
群臣不安起來,劉娥雖非太子生母,卻對他視若己出,克盡母職,根本不是旁人所能離間。
乾興元年(1022)二月甲寅,54歲的宋真宗趙恒病逝于延慶殿,遺詔曰:太子趙楨即位,皇后劉氏為皇太后,楊淑妃為皇太妃,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分。而小皇帝趙楨這時只有十一歲,實際上就是由劉娥處理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