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知遠
劉知遠的資料
中文名:劉知遠
別 名:劉暠
國 籍后漢
民 族:沙陀族
出生日期:895年
逝世日期:948年
職 業:軍閥→皇帝
主要成就:收復中原,建立后漢
廟 號:高祖
謚 號: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
陵 墓:睿陵(今禹州市萇莊鄉)
在 位:947年―948年
籍 貫:太原
最新人物
其他L開頭的人物更多
五代十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五代中后漢的開國皇帝——劉知遠
后漢高祖劉知遠(公元895~948年),五代后漢開國皇帝,即帝位后改名劉暠,947年—948年在位,死后謚“睿文圣武昭肅孝皇帝”。
生于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卒于后漢乾祐元年(948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南)人,沙陀人,后唐時封北平王,后稱帝。為后漢建立者。在位2年,病死,終年54歲,葬于睿陵(今河南省禹州市萇莊鄉,現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知遠初與石敬瑭一起為后唐明宗手下將領,后幫助石敬瑭在契丹扶持下建立后晉,被任為河東節度使,北京(今山西省太原市南)留守等職。石重貴繼位后,進封為北平王,拜中書令。因他的官位高,功勞大,勢力強,為石重貴所猜忌。晉遼交戰期間,他守境不出,招募軍士,壯大力量。遼軍進入汴京時,他派部下以祝賀勝利為名,去汴京察看形勢,知道遼軍很不得人心。不久,他打出復興后晉、迎石重貴來晉陽的旗幟,受到將士的擁戴。公元947年2月辛未日,他在晉陽稱帝,改名為縞,建國號為漢。第二年建年號為“乾祐”。史稱后漢。
劉知遠稱帝后,為了贏得民心,沿用后晉的年號天福,以爭取后晉文武官吏的支持。他下詔書慰勞各地自發武裝抗遼、保衛鄉土的起義軍,又不奪民財而取出宮中所有財物賞賜將士,獲得了軍民的支持。然后趁遼軍北退,遼統治集團忙于爭奪皇位之際,他統帥大軍自晉陽出發,一路勢如破竹,21天后進入洛陽,又8天后開進汴京,定為都城。
同年12月,劉知遠所寵愛的太子、開封尹劉承訓病死。劉知遠也悲傷過度而病倒,一直不見恢復。公元948年正月,他自知不行了,召宰相蘇逢吉、樞密使楊邡、郭威等進宮,委托他們扶立次子劉承祐即位,又秘密囑咐他們要趕快除去歸附遼國的杜重威。丁卯日,病死于汴京。 劉知遠死后的廟號為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