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莊
劉莊的資料
中文名:劉莊
國籍:漢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洛陽
主要成就:開創明章之治復置西域都護,恢復對西域的控制招撫流民,民安其業,戶口滋殖
出生日期:28年
逝世日期:75年
職業:漢朝皇帝
謚號:孝明皇帝
廟號:顯宗
年號:永平
陵寢:顯節陵
最新人物
其他L開頭的人物更多
漢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劉莊——東漢第二位皇帝
劉莊(28年-75年),初名劉陽,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陰麗華,東漢第二位皇帝。初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范。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命竇固征伐北匈奴。其后,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明帝之世,吏治比較清明,境內安定。
漢明帝劉莊(公元28年十一月二十七—75年八月初六),字子麗,廟號漢顯宗,東漢第二任皇帝。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母為陰麗華。初名劉陽,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為皇太子,中元二年(公元57年)繼皇帝位。
劉莊在當皇子和太子時就已經表現出了過人的資質,在10歲時就通曉了《春秋》。時之樂人以歌詩四首,以贊太子之德:其一曰《日重光》,其二曰《月重輪》,其三曰《星重耀》,其四曰《海重潤》。光武帝統一中國后,發現墾田畝數和人口不對,于是開始重新清查田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個州郡的官員進京匯報工作,光武看到陳留吏的牘上寫有,“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庇谑撬蛦栮惲衾暨@是什么。陳留吏說不知道什么意思,他是在洛陽的長壽街上得到的。這時,帳幄后面只有12歲的東海王劉陽插話說,這是郡里的官吏教他(陳留吏)怎么核查土地。光武又問,那為什么河南南陽不能問呢?劉陽又說,河南是帝城,南陽是帝鄉,這兩個地方田畝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認真核查。光武于是讓虎賁將詰問陳留吏,陳留吏所言果然和劉陽一樣。光武也不得不對自己這個只有12歲的兒子另眼相看。
建武19年,單臣、傅鎮等造反,占據原武城,劫持了該城的官吏。光武派臧宮率兵圍剿。由于單臣、傅鎮他們糧草充足,所以臧宮雖然把他們困在城里,又死傷了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光武招集大臣們研究對策,大家多提議懸賞以攻城。只有東海王劉陽主張不要圍城太緊、太急,讓賊人可以突圍,這樣一個亭長就能對付了他們。結果真如劉陽所料,叛賊分散突圍后都被平定、消滅。
明帝在位時,吏治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并興修水利。所以,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國載于戶籍的人口為2100多萬,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激增至3400多萬。明帝和章帝在位期間,出現了繁榮的盛世局面,史稱“明章之治”。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八月初六(陽歷9月5日),死于洛陽東宮前殿。在位十九年,死時四十八歲。葬于顯節陵(今河南洛陽市東南)。廟號顯宗,謚號孝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