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祿東贊
祿東贊的資料
中文名 噶爾·東贊
外文名 ga tong zain yü sung
別 名 祿東贊、論東贊、大論東贊
國 籍 吐蕃國
民 族 吐蕃族
出生地 堆垅讓巴
逝世日期 公元667年
職 業 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
主要成就 出使唐朝,促使文成公主和親吐蕃
擔任大相,使吐蕃成為當時的強國
最新人物
其他L開頭的人物更多
唐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噶爾·東贊——吐蕃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
噶爾·東贊(藏語拼音:ga tong zain yü sung,威利:mgar stong btsan yul srung,?-667年),漢文史籍中以祿東贊、論東贊、大論東贊的名字出現,但以祿東贊一名為漢族人民所熟知。吐蕃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曾擔任過大論之職。根據史籍記載,祿東贊為人“明毅嚴重”,當政期間在建立吐蕃政治、經濟制度方面多有建樹。
650年(永徽元年),松贊干布去世,其孫芒松芒贊即位,由大相噶爾·東贊輔政。 噶爾·東贊掌權期間,致力于安定吐蕃內部,進行一系列制度改革。同時也繼承了松贊干布的對外擴張政策。
652年(永徽三年),噶爾·東贊發兵征服洛沃(今阿里地區)和藏爾夏(今后藏地區)。656年(顯慶元年),噶爾·東贊率十二萬大軍攻滅白蘭部。同時為避免唐朝的壓力,噶爾·東贊采取積極和好的策略,兩次向唐朝請求和親。659年(顯慶四年),噶爾·東贊開始對青海湖一帶的吐谷渾展開大規模入侵。
663年(龍朔三年),吐蕃徹底滅亡吐谷渾,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與弘化公主引殘部投奔涼州。[8-9] 至此,青藏高原大部處于吐蕃的統治下,再也沒有政權可與其抗衡。此后,噶爾·東贊一直居住在吐谷渾故地,招撫吐谷渾舊部,處理善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