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一女杰——羅蘭夫人
羅蘭夫人本名雅娜·曼儂·菲利普,出生于巴黎的一個雕刻匠家庭,天賦過人,很小就開始認字讀書,求知欲旺盛,飽讀歷史、哲學、詩歌、宗教著作等各類書籍,表現出了非凡的學習天賦。她擅長音樂和繪畫,精通意大利語和英語。她喜歡伏爾泰、孟德斯鳩,深受普魯塔克、盧梭等人的影響。在少女時期,羅蘭夫人的才女名聲已經遠揚。她偏愛那些講述革命理論的著作,也正是這些思想點燃了她對社會不公正的強烈不滿,引導她走向了革命道路,并把生命終結于斷頭臺上。
在美人輩出的法蘭西,羅蘭夫人依然稱得上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聲音甜美深沉,舉止優雅高貴。暴風驟雨般的法國大革命爆發,把羅蘭夫人推向了歷史舞臺。她離開了自己平靜的家庭生活,投身到風起云涌的時代潮流和革命運動中,只為實現自己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讓法蘭西獲得重生。羅蘭夫人思辨清晰,信念明確,活力無窮,熱情執著,才華出眾,這些使她在大革命初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她名為羅蘭,實為羅蘭夫人,丈夫羅蘭為法國內政部長,然而以羅蘭名義發出的各種政綱和法令,幾乎都是出自她的筆下。
羅蘭夫人以她的沙龍為基點,推動著革命的發展。羅蘭夫人以其敏銳的政治頭腦、超人的智慧和女人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當時的風流人物——多是吉倫特派成員,他們經常聚集于羅蘭夫人的沙龍,討論時政,擬定政策。大革命發生后的幾個月里,許多巨變都發端于她的沙龍,國民公會中的許多議案都是在這里醞釀產生。因為羅蘭夫人在吉倫特派中的核心地位,使得吉倫特派對她極為崇拜,而雅各賓派則對她恨之入骨。
羅蘭夫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她強烈地信仰人類本性的再生能力和人性的完美,以致她預料不到,清除掉她的判斷力所不贊成的傳統、律法和習俗,會遇到障礙和危險。暴力革命在轉瞬之間摧毀了君主和貴族所代表的法國封建專制,但它的血腥、慘烈和恐怖也將革命所宣揚的理想和正義清掃而光。在這場血淋淋的慘劇中,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被野蠻、欲望和殘忍的冷酷催眠了,正是這種殘忍的冷酷把羅蘭夫人推上了斷頭臺。當她一襲白裙,勇敢無畏地站在斷頭臺前,面對著她曾經用盡心力想為之謀取幸福的瘋狂民眾時,她喊出了“自由啊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的醒世名言來警告世人:沒有秩序的自由、沒有法治的自由,最終會毀滅一切。
這位“大革命期間最高貴的女人” 只活了短短的39歲,在風華絕代的時刻,生命戛然而止。誠如梅森(美國作家——編者)所說:她是不可仿效的,她是歷史培育出來的一朵奇葩,她是獨一無二的,是一個為了特殊使命而生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