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岱——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將領
呂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廣陵海陵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將領。呂岱本為郡縣吏,因避亂而南渡。受孫權賞識,在其手下做事。建安十六年(211年),賊寇呂合、秦狼等作亂,孫權以呂岱為督軍校尉,與將軍蔣欽等領兵前往征討,生擒呂合、秦狼,被任為昭信中郎將。建安二十年(215年),隨孫權進取長沙三郡,而安成等四縣官吏聚兵抗拒呂岱,呂岱進攻圍寨,眾人皆降,于是平定三郡。后因平定吳碭、袁龍的叛亂而升為廬陵太守。
延康元年(220年),代步騭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陽、湞陽賊寇王金的叛亂,升任安南將軍、假節,封爵都鄉侯。黃武五年(226年),平定九真太守士徽的叛亂,晉封為番禺侯。赤烏二年(239年),接替潘浚處理荊州文書公務,與陸遜同在武昌,督管蒲圻。赤烏八年(245年),陸遜去世,武昌分為二部,呂岱督領右部,升任大將軍。孫亮登基后,任命為大司馬。
呂岱一生戮力奉公,為孫吳開疆拓土,功勛赫赫。太平元年(256),呂岱去世,時年九十六歲。
呂岱清明守正廉潔奉公,他所處過的地方都稱道他。當初在交州時,多年未給家中錢財,妻子兒女饑餓困乏。孫權聽說嘆息不止,因此責備群臣說:“呂岱出征,身處萬里之外,為國家勤苦辦事,家中如此困頓,而我未能及早知曉。您們身為股肱耳目之臣,責任哪里去了?”于是加倍賞賜呂家錢米布絹,每年都有一個固定的數目。公元256年(太平元年),呂岱去世,時年九十六歲,其子呂凱繼承爵位。他留下遺言,以一般棺材收殮安葬他,穿戴粗布頭巾和單衣,送葬規模和禮儀,務必節約儉樸。呂凱對這些遺言全部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