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占山——打響抗戰第一槍的抗日英雄
馬占山(1885—1950),字秀芳,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885年11月 30日生于吉林懷德縣,祖籍河北省豐潤縣。陸軍中將加上將銜,被世人稱作“抗日英雄”、“中國的拿破侖”。1931年“九·一八”事變,馬占山在齊齊哈爾就任黑龍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軍事總指揮,率領愛國官兵奮起抵抗日本侵略軍,打響了抗日第一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馬占山被任命為東北挺進軍司令,兼管東北四省招撫事宜。他親自率領部隊,在綏遠一帶與日軍浴血奮戰。他擁護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抵制國民黨的反共磨擦活動,堅持同共產黨人合作抗日。他接受中國共產黨東北特委派遣的一批共產黨員和東北大學學生參加挺進軍。共產黨員鄒鵬任挺進軍司令部中校軍械官,栗又文任上校秘書主任。在共產黨人的幫助下,馬占山粉碎了國民黨特務劉廣英等制造的反共磨擦活動。
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后,蔣介石集團為了搶奪抗戰勝利果實,設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東北行轅,馬占山被任為委員,隨后又委任馬占山為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松北挺進軍司令,企圖利用他的名義招納土匪,擾亂東北解放區,但馬占山未去就職,長期避居北平。
1948年底,馬占山響應共產黨號召,參與和平解放北平的活動。中共北平地下黨通過馬占山邀請鄧寶珊去北平,勸告傅作義放下武器,接受和平。1949年1月上旬,馬、鄧、傅3人經過多次商議,決定響應和平解放北平的號召,宣布起義。新中國成立后,馬占山寓居北京。1950年11月29日因病去世。終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