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
哪吒的資料
中文名:李哪吒
別 名:那吒
職 業:仙童;三壇海會大神
信 仰:道教(西游)、(封神)
主要成就:降服九十六洞妖魔、擒拿牛魔王
主要成就:助姜子牙興周滅紂(封神演義)
代表作品:哪吒鬧海
寶 物:乾坤圈,渾天綾
父 親:李靖
母 親:殷氏
師 父:如來(西游)、太乙真人(封神)
哥 哥:金吒;木吒
最新人物
其他N開頭的人物更多
其它的人物更多
哪吒——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之一
哪吒(漢語拼音: nézhā),亦作那咤,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之一。哪吒信仰興盛于道教與漢族民間信仰。在道教的頭銜為中壇元帥、通天太師、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俗稱太子爺、三太子。對于其角色的記載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活躍于明代古典小說《西游記》、《封神演義》(一般俗稱《封神榜》)等多部文學作品中。哪吒一說源于印度與佛教,一說源自于古波斯。
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夫人懷胎三年零六個月后,生下一個肉球。忽然光芒四射,從中跳出一個男孩。李靖悶悶不樂,一位名叫太乙真人的道長卻來賀喜,為孩兒取名哪吒,收為徒弟,當場贈他兩件寶物:乾坤圈和渾天綾。 哪吒七歲,天旱地裂,東海龍王滴水不降,還命夜叉去海邊強搶童男童女 。這時,哪吒見義勇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 ,又殺了前來增援的龍王之子敖丙。 龍王去天宮告狀,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東海龍王請來三位兄弟 ,共商報復之計。
第二天,四海龍王帶領水兵水將興風作浪,水淹陳塘關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要反擊,遭到李靖的阻攔,并收去哪 吒的兩件法寶。哪吒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憤自刎。事后, 太乙真人借蓮花與鮮藕為身軀,使哪吒還魂再世。復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大鬧龍宮,戰敗龍王,為民除害。
而哪吒借蓮花托生是因為哪吒源自于中國文人創造。中國自古熱愛蓮花,蓮花自然是道家所尊奉的至沽、至妙、至神、至圣之物的象征之一。圣潔的蓮花象征著道家的神靈,在廣大信眾的心目中占有至尊地位,與蓮結緣是他們孜孜以求的福份。既然哪吒有更深的道家血緣,既然蓮花本是道家世界的圣物, 民間傳說中哪吒以蓮花為身,正意味著使其徹底脫凡去俗,走向神圣,走向永生。憑借蓮花,哪吒從世俗到神圣、從凡人到天神的身份轉換得以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