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星——李自成手下重要謀士
牛金星(約1595~1652),字聚明,明末寶豐人,后遷居縣城。父名坰。為魯府紀善,“先世由歲貢仕至縣博士與王府官者數人”,故幼有教養,二十余歲中秀才,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為人質樸,性喜讀書,通曉天官、鳳角及孫、吳兵法。陂北里有田,平日設館授徒,過著僅足衣食的生活。為李自成制定戰略、策略,歷任大順政權左輔和天佑閣大學士。
崇禎十三年(1640年)冬,李自成率義軍入豫西,牛金星參加義軍,向李自成建議“少刑殺,賑饑民,收人心”,自成納之,遂成為義軍領導集團的重要成員。義軍占領襄陽后,改為襄京,牛金星為之建政設官。同年十月,義軍“據河洛”之勢已定,牛金星同眾謀士議定“取天下”的戰略戰術。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入陜,以西安為西京,國號大順。這時,牛金星為天祐殿大學士(丞相),幫助李自成建設政權,籌劃進軍北京。三月十九日,義軍占領北京,崇禎自縊,明亡。義軍進京后,牛金星為丞相,他立刻就被榮華富貴沖昏了頭腦,忙于籌備登基大典,建政設官,迎來拜往,過花天酒地的生活,未能對時局采取正確決策,以鞏固政權。大順元年(1644年),清軍入關,李自成阻擊失敗。
而此時的牛金星不僅沒有為李自成出謀劃策,反而挑撥離間,害死了大將李巖、李牟兄弟,使劉宗敏氣急出走,加速了大順政權的分裂與失敗。四月三十日,義軍被迫撤出北京,退至西安。十二月清軍攻克潼關,西安難以堅守,牛金星隨李自成撤退至湖廣通城縣。五月十七日,李自成到通城九宮山元帝廟拜神后,由于勞累過度在神臺旁熟睡,不幸被當地鄉民當賊誤殺(一說上山勘探軍情被地主武裝襲擊,全軍覆沒,死于亂軍之中)。大順軍群龍無首,有的降清,有的聯明抗清,后遭失敗。牛金星后改名換姓隱居于江西武寧縣魯溪深山老林當了道士(一說變節投降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