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修
歐陽修的資料
中文名:歐陽修
別名:歐陽永叔、醉翁、六一居士
國籍:中國宋朝
民族:漢族
出生地:北宋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
出生日期:1007年(農歷丁未年)
逝世日期:1072年(農歷壬子年)
職業: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
主要成就:參與纂寫《新唐書》《五代史》
北宋:古文運動的代表
代表作品:《醉翁亭記》《秋聲賦》
官職: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謚號:文忠
地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最新人物
其他O開頭的人物更多
宋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歐陽修——北宋文壇領袖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歐陽修在傳統文化的重重束縛下掙扎著表現自我。他淡視名利,無欲則剛,其目的也是為維護社會穩定,但他不是“守常”而是“圖新”。學術上對當時僵化風尚和陳舊價值觀進行抵制和反撥。在當時隨波逐流,人人自保的人文環境中,歐陽修身居高位,仍堅守大節,保持人格尊嚴,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對習慣勢力和庸俗無聊的生存狀態進行抵拒,對社會責任自覺地擔當。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吸取勇于擔當的因子,來培育抵拒庸俗、無聊的抗體。這也是今天紀念歐陽修的重要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