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瑯
施瑯的資料
中文名:施瑯
外文名:Si, Lang
別 名:字尊侯,號琢公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福建泉州晉江
出生日期:1621年(天啟元年)(辛酉年)
逝世日期:1696年(丙子年)康熙三十五
職 業:靖海侯、水師將領,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
封 爵:靖海侯
謚 號:襄壯
追 贈:太子少傅
活動年代:明末清初
最新人物
其他S開頭的人物更多
清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施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
施瑯(1621-1696),字尊候,號琢公,福建泉州晉江軍事家。明末清初人。原為鄭芝龍和鄭成功的部將,投降清朝后被任命為清軍同安副將,不久又被提升為同安總兵、福建水師提督,先后率師駐守同安、海澄、廈門,參與清軍對鄭軍的進攻和招撫,1683年率清軍渡海收復臺灣。
在施瑯的治理下,規定“赴臺者不許攜眷,樢曰、潮之民多通海,特禁往來!。首先嚴禁廣東客家籍人渡臺,理由是那里出的“海盜”多,以及“惠潮之民多與鄭氏相通”;對其他地區的人民渡臺也嚴加限抑,竟然規定渡臺人員不得攜帶家眷,也就是說不許老百姓在臺灣扎根,這一政策后來導致臺灣婦女奇缺。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引《理臺末議》的記載說:“終將軍施瑯之世,嚴禁粵中惠、潮之民,不許渡臺。蓋惡惠、潮之地素為海盜淵藪,而積習未忘也,槡{,漸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保虼耸┈槍ε_灣的統治構成兩岸往來的最大障礙。
施瑯攻占臺灣后,奪占田產收入施瑯名下的,幾乎占據南臺灣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名為“施侯租田園”,一直延續到臺灣日據時期。收的租子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清朝在臺衙門代行,并保送至北京轉交施瑯世襲業主。如此猶嫌不足,還貪得無厭,連無田無地的澎湖漁民也不放過,施瑯向漁民們勒索“規禮”收入私囊。他死后幾十年的乾隆二年,清廷發布上諭說:“閩省澎湖地方,系海中孤島,并無田地可耕。附島居民,咸置小艇捕魚,以糊其口。昔年提臣施瑯倚勢霸占,立為獨行,每年得規禮一千二百兩;及許良彬到任后,遂將此項奏請歸公,以為提督衙門公事之用,每年交納,率以為常。行家任意苛求,魚人多受剝削,頗為沿海窮民之苦累。著總督郝玉麟,宣朕諭旨,永行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