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吾去愛 > 名人資料 > 宋哲元
宋哲元頭像

宋哲元

宋哲元的資料

  中文名:宋哲元

  別 名:字 明軒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省樂陵市城關鎮趙洪都村

  出生日期:1885年10月30日

  逝世日期:1940年4月5日

  職 業:國民黨軍 高級將領

  畢業院校:北洋陸軍隨營武備學堂

  信 仰:愛國主義

  主要成就:鳳翔事件 喜峰口大捷 喊出“寧死不做亡國奴”的口號

  軍 銜: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死后追授)

最新人物

其他S開頭的人物更多

近代其它的人物更多

宋哲元——馮玉祥手下的“五虎將”之一

  宋哲元(1885年——1940年),字明軒,山東樂陵縣人。1908年,二十三歲的宋哲元開始長達三十三年的戎馬生涯。1925年至1933年先后任熱河省都統,西路、北路軍總司令,陜西省政府主席,察哈爾省政府主席。

  1933年春,日本侵略者在占領東三省后,向關內進犯,山海關保衛戰揭開了“長城抗戰”的序幕。宋哲元奉命率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在喜峰口、羅文峪一帶抗擊日軍。由于二十九軍的武器裝備極為簡陋,宋將軍命人為每個士兵打造一把鋒利的大刀,并配教練進行指導操練,使不少士兵練就一手高超的大刀術。3月9日晚,五百名大刀隊員夜襲敵營,掄起大刀向睡夢中的鬼子頭上砍去。十一日夜,大刀隊再次出擊。共砍死砍傷日軍三千多人,燒毀了日軍二百多輛汽車上的彈藥和糧食。此役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提高了為生存而奮斗的民族自信心,從此,“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一威武雄壯的歌聲唱遍中華大江南北。

  1935年后,宋哲元曾任平津衛戍司令兼北平市長、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盧溝橋借口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被駐扎在此的二十九軍拒絕后,日軍將炮口對準了宛平城和盧溝橋,沉重的炮聲震撼著平津大地。宋哲元下令“堅決抗擊日寇”,二十九軍將士同仇敵愾,打退日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用鮮血譜寫了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燦爛的第一頁。

  “盧溝橋事變”后,宋哲元發誓:“寧為戰死鬼,不作亡國奴”。后來,毛澤東在給宋哲元的信中曾贊揚“先生情殷抗日,曷勝仰佩,曩者日寇入關,先生奮力邊陲,慨然御侮,義聲所播,中外同欽”。1938年春,任一戰區副司令,病發后辭職休養,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綿陽。國民黨政府追授其為一級上將。朱德和彭德懷贈挽聯一幅:“一戰一和,當年變生瞬間,能大自于天下;再接再厲,后起大有人在,可元憂乎九泉”。

宋哲元相關的名人

宋哲元相關資訊

名人資料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名人朝代、地區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戰國 秦朝 漢朝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世界 近代 現代 影視小說 美國 日本 五胡十六國 巴爾干 南美洲 北歐三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西班牙 奧匈帝國 土耳其 非洲 朝鮮 其它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