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立
孫立的資料
中文名:孫立
別 名:孫提轄
國 籍:宋朝
民 族:漢族
出生地:瓊州(今海南島)
職 業:登州兵馬提轄、武奕郎
成就:三十回合戰平呼延灼
生擒石秀
殺寇鎮遠
梁山職務: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
坐 騎:烏騅馬
綽 號:病尉遲
出場回目:第49回
上山回目:第49回
排 名:39
星 號:地勇星
師 兄:欒廷玉
最新人物
其他S開頭的人物更多
宋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孫立——水滸病尉遲
孫立,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原是登州兵馬提轄,綽號“病尉遲”。后在在弟弟孫新、弟婦顧大嫂的勸告下,為救解珍、解寶兄弟,眾人聯手劫了牢獄,救出了解家兄弟。又與梁山里應外合,打破祝家莊。梁山大聚義后,孫立排梁山第三十九位。后跟隨梁山南征北戰。征方臘后,孫立與孫新、顧大嫂皆幸存,仍歸登州。
孫立在《水滸傳》中雖被列于“七十二地煞”,但其名字卻屬最早出現于水滸一百單八將的雛形“宋江三十六人”名單之儔。根據被認為是《水滸傳》藍本的《大宋宣和遺事》所記載的三十六人“天書”名單內,“病尉遲孫立”便列于第二十四位,而且有其相關故事(書中孫立與楊志等人同為宋朝的指揮使,一次楊志約了孫立,但久等不至,盤纏用盡,被迫賣刀,更發生殺人事件;后來孫立為救友人,會同李進義等人劫牢落草);羅燁所著《醉翁談錄》卷一中,錄有“石頭孫立”一種公案類話本;宋代周密所著《癸辛雜識》載龔圣與《宋江三十六人贊》中,孫立亦列其中,排列第九,贊詩為“尉遲壯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國功可成”。可見“病尉遲孫立”此名,在《水滸傳》人物的各種來源中,都是穩定而常駐的。然而在“水滸故事”的流傳及變易間,孫立的地位不知因何緣故逐漸被排后,在《水滸傳》中更被列入副將的階層。
孫立的綽號原是“病尉遲”,因為他身著皂袍,手持鐵鞭,像民間形象中的唐朝名將尉遲恭。而施耐庵寫《水滸傳》時寫作了“病尉遲”。對于這一綽號有兩種解釋,一說“病,使動用法,就是超過的意思”。但縱觀《水滸傳》中的綽號,比古人的不少,但沒有說超過的,山寨版超過原版未免有些矛盾。書中描述孫立為“淡黃面皮”,尉遲恭則是黑臉!安∥具t”大概是說這個“尉遲恭”像是生了病,臉色變了。而被稱為“病關索”的楊雄書中也描述他為面色微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