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定方
蘇定方的資料
中文名:蘇定方
別名:蘇烈
籍貫:中國河北
出生地:冀州武邑(今河北省武邑縣)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國籍:中國
出生年月:公元592年
去世年月:公元667年
職業:唐朝著名軍事將領
主要成就:主要成就
官 職: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
封 爵:邢國公
地 位:配享武廟,貞元五年補進凌煙閣
最新人物
其他S開頭的人物更多
唐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蘇定方——唐朝杰出的軍事家
蘇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以字行世,漢族,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縣)人,唐朝杰出的軍事家。十五歲時,以驍悍多力,膽氣絕倫的氣魄追隨父親作戰,先登陷陣,鄉里依賴他得以安定。隋朝末年,投奔竇建德、劉黑闥義軍,亂世中屢建戰功。貞觀初年歸李唐,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夜襲陰山一役中,作為前鋒率先攻破頡利可汗牙帳。顯慶二年,累功升任行軍大總管,開始獨當一面,并以其非凡戰績和正直為人深受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屢委以重任。征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定方前后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將唐朝國土向西開拓至中亞,向東擴展至朝鮮半島,為大唐帝國立下不世之功。先后遷任左驍衛大將軍、左武衛大將軍,封邢國公。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御。乾封二年去世,年七十六歲,追贈幽州都督,謚曰莊。
蘇定方一生馳騁疆場數十年,北擊頡利,西滅突厥,東平百濟,南鎮吐蕃,縱橫萬里,“前后滅三國,皆生擒其主”,西域諸國震懾降服。唐朝立國二百八十九年,其廣袤疆域至高宗朝達到了巔峰,大唐的聲威隨之播及西北邊隅和東方遐邦,既為中原的穩定繁榮奠定了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各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今天中國版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蘇定方不僅英勇蓋世,且為人正直。王文度殺降謀財時,“唯定方一無所取”;在滅亡西突厥后,定方讓“諸部各歸所居,通道路,置郵驛,掩骸骨,問疾苦,畫疆場,復生業,凡為沙缽羅所掠者,悉括還之,十姓安堵如故”;都曼投降時曾答應饒他性命,于是定方又信守諾言,頓首乞求唐高宗免其死罪,以保全信義。更難得的是,蘇定方在人生的最后時光卻依然被委以重任,“為諸將節度”,以七十多歲高齡默默鎮守在吐谷渾戰場的最前線。
蘇定方善于提攜后俊。早年遇上才德兼備的青年裴行儉時,直感嘆“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于是傾囊相授,“盡以用兵奇術授行儉”。定方去世后,裴行儉也成為了唐高宗后期的著名將領,兼任禮部尚書、檢校右衛大將軍文武二職,史稱“儒將之雄”。裴行儉后來多次平定東西突厥的叛亂,為大唐重置安西四鎮。唐朝建中三年,師徒二人雙雙配享武廟,在代表古代武將至高榮耀的圣殿享受祭祀,在中華歷史上前后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