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清朝最神秘的女人
蘇麻喇姑(1612年-1705年),是清朝孝莊文皇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牧民家庭,隨孝莊陪嫁進入后金宮廷。通曉蒙滿文字。
1636年,參與設計清朝開國冠服。 曾經擔任順治帝、康熙帝兩代皇帝的啟蒙老師。老年時,又撫養康熙序齒的第十二子愛新覺羅·胤裪?滴跛氖哪,蘇麻喇姑以九旬高齡去世,以嬪的禮制下葬。
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為蒙語的音譯,意思是毛制的長口袋。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在皇太極和多爾袞爭奪皇位時,孝莊和蘇麻喇姑是起了一些作用的,蘇麻喇姑冒險給多爾袞送信,讓多爾袞有可能奪取的皇位拱手送給了皇太極;在順治奪位時,蘇麻喇姑再次冒險見多爾袞,多爾袞最終不做篡位的“燕王”,做了輔佐幼主的周公;而在康熙身上,蘇麻喇姑更是“賴其訓迪,手教國書”,最終成就了康熙的千古一帝盛名。從這方面來說,這蘇麻喇姑就是個歷史上少有的奇女子。
歷史上記載蘇麻喇姑的僅僅只是寥寥數語。是一位集仁、善、智、勇、美于一身的完美女性形象。她堅韌、樂觀,像個不倒翁一樣永不放棄,雖歷經坎坷,但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堅強的意志戰勝了命運帶給她的痛苦,贏得了五代四帝、皇家的尊敬,這是一個“女性獨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