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科
孫科的資料
中文名:孫科
別 名:孫哲生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
出生日期:1891年10月20日
逝世日期:1973年9月13日
職 業:政治家
畢業院校:哥倫比亞大學
信 仰:三民主義
主要成就:是中華民國史上唯一曾任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三院院長
代表作品:《憲政要義》,《中國與戰后世界》,《中國的前途》等
父 母:父:孫中山;母:盧慕貞
配 偶:妻:陳淑英;妾:藍妮、嚴藹娟
兒 女:孫治平、孫治強、孫穗英、孫穗華
終年歲數:82歲
最新人物
其他S開頭的人物更多
民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孫科——孫中山與盧慕貞的長子
與其父孫中山先生比起來,孫科當然顯得庸常。但談論到孫科的時候,又是始終無法繞開孫中山這個名字的。普天下的父母,大概沒有一個不希望自己的兒女有出息,偉人如孫中山先生大概也不能例外。我們從他對待兒女的問題上,可以看出孫中山作為一個普通父親的良苦用心。他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不僅讓孫科選擇了一條人生道路,早早便加入同盟會參與革命,更在自身修養、生活素養方面做了一個引導和表率,讓孫科成為國民黨要員中一個以能“看看書”而聞名的人物。
坦白地說,做一個偉人的后代,是件非常難的事情,外人會經常下意識地將其與父輩拿來作比較。做個平常人顯然就是沒有沿承父輩風范,但超越又何其難?何況,孫科的坐標系,是孫中山這樣一個偉人。
古人曾經有“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類的論斷,而魯迅先生也有句很大膽的話,大意是說,一個人的學問和能力,與花柳病不同,并不能經由性交傳給對方和子女。只有頭腦簡單的庸俗之人,才會說出“龍生龍,鳳生鳳”、“老子英雄兒好漢”這樣的奇談怪論。即使是被認為在教育子女方面最成功的曾國藩,子孫后代也是人才輩出,但影響力上終究沒有一個超越了曾國藩,卻也是事實。電影續集總是不如第一部好看,大概也是同樣的道理。
孫中山身處一個風云變幻的年代,內是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的腐朽垂死,外有西方列強的激烈沖擊,整個中國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為民族乃至中國的未來尋找一個自強的出路的理想,造就了許許多多為革命振臂一呼、奔走一生的堅定革命者,而孫中山正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大而化之,產生一個對歷史、對社會有巨大影響的偉大人物,除了與生俱來的素質及后天的自身努力外,也有當時特定社會環境的客觀因索,否則,該如何理解“時勢造英雄”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