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休
孫休的資料
中文名:孫休
別 名:孫子烈
國 籍:吳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建業
出生日期:235年
逝世日期:264年
職 業:皇帝
主要成就:頒布良制,惠及百姓,使東吳繁榮
首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
謚 號:景皇帝
廟 號:太宗
年 號:永安:258年十月-264年六月
陵 墓:宣陵
最新人物
其他S開頭的人物更多
三國其它的人物更多
孫休——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
吳太宗景皇帝孫休(235-264),字子烈,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的第三位皇帝,大帝孫權的第六子,公元258-264年在位。十八歲時,受封為瑯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孫綝發動政變,罷黜孫亮為會稽王,迎立孫休為帝,孫休三次辭讓而受,改元永安。孫休登基,封孫綝為丞相,孫綝權傾朝野,遂除孫綝。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促進了東吳的繁榮。孫休好文。上位后于永安元年創建國學,設太學博士制度,詔立五經博士,為南京太學之濫觴,韋昭為首任博士祭酒。其妻為朱皇后。
在位期間,孫休聯合大臣張布、名將丁奉等一舉誅滅專擅朝政多年的孫綝集團,重掌皇權。但因后期過分信任張布和濮陽興二人,導致二人權傾朝野。
孫休武功方面,吳書記載,曾派遣五路大軍救蜀,未至,劉禪已降。晉書記載,吳聞蜀敗,遣將軍盛憲西上,外托救援,內欲襲憲。
孫休在位期間,十分重視教育和農桑。曾立五經博士,考核錄選應選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