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公主——唐代最后一位和親回紇的正牌公主
太和公主是唐代晚期的公主,她是為了唐朝的平安而出嫁番邦,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她的史事。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紇(回鶻)可汗的大唐公主,盡管西方敦煌學的研究者對她的評價頗高,但是在我國,她的名氣卻遠不及初唐的高陽公主、文成公主或是盛唐的太平公主。
公元821年,回鶻保義可汗請婚,唐穆宗許以親妹妹、憲宗之女永安公主嫁之,尚未成行,保義可汗就死了,永安公主留在唐土,出家做了道士。穆宗的另一妹妹太和公主,則于同年嫁給保義可汗的兒子、崇德可汗,太和公主的姑婆咸安公主,曾在唐廷倉促要求回紇出兵協助對抗吐蕃而被送到吐蕃和親,可憐的咸安公主作為政治籌碼,在回紇待到808年,直到過世為止,前後總共嫁給三位可汗。
太和公主則是唐代最后一位和親的公主,當時衰弱的唐廷,長安城竟沒有足夠的設備能夠招待所有迎親的回紇使節團人員,於是有大部分的回紇使者是被安排在邊境外,唐朝還得被迫以強勢貨幣來買多馀的貢品(回紇以馬匹作為貢品要求唐朝以絲綢來交換),以及公主的嫁妝。好在唐回兩國邊貿自此和親之後重新活躍,只是好景不長。一是公主嫁過去才三年,崇德可汗也死了,二是回鶻在戰爭中先敗于吐蕃。
公元840年又大敗于其西北部族黠戛斯,盛極一時的回鶻汗國竟然轉瞬崩潰。黠戛斯自認是漢將李陵之后,與李氏唐室本為一家,遂派人送太和公主歸唐,中途為回鶻殘部烏介可汗所劫,企圖奉公主南徙至唐朝邊境重振河山。這時唐帝國見其衰敗若此,便再也不將一度不可一世的回鶻放在眼里,果斷出兵予以痛擊,搶回公主,一吐咽了將近百年的惡氣。烏介可汗不曾料到和親了這么多年的岳家,竟會從背后給自己來這么一刀,倉惶中率三千人逃走,后為部下所殺,回鶻亡國,眾部族離散。唐回兩國恩怨,終于了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