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端顯皇后
孝端顯皇后的資料
本 名:王喜姐
別 稱:王皇后
字 號:孝端顯皇后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人
出生地:余姚
出生時間:1564年
去世時間:1620年
主要作品:觀世音感應靈課
主要成就: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謚 號:孝端貞恪莊惠仁明媲天毓圣顯皇后
陵 墓:定陵
最新人物
其他X開頭的人物更多
明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孝端顯皇后王喜姐——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
孝端顯皇后(1564年-1620年),王姓,名喜姐,籍貫余姚(今浙江余姚),生于京師,父永年伯王偉。王喜姐是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間,唯一一位親自冊立的皇后。
萬歷五年(1577)正月,仁圣皇太后陳氏和慈圣皇太后李氏下詔禮部為明神宗朱翊鈞選后舉行選秀。王喜姐入選。萬歷六年(1578年)正月,年僅十三歲的王喜姐與朱翊鈞正式舉行大婚儀式,被冊立為皇后。時張居正曾向兩宮太后上書提到明神宗和王喜姐大婚年齡過小。
王喜姐在萬歷十年(1582),即婚后第四年生下了皇長女榮昌公主朱軒媖,后或屢次流產,終未能再次生育。后來,在“爭國本”事件中的萬歷二十一年(1593),明神宗曾以王喜姐尚在盛年,有可能會生育嫡子的理由,拒絕了大臣要求冊封皇長子為太子的請求。直到萬歷二十六年(1598),明神宗才下詔正式冊封皇長子為太子,并把之前拒絕的原因解釋為皇長子身體孱弱和王喜姐年少又曾屢次流產,是以推遲冊封稍微等待嫡子出生。
王喜姐成為皇后后,行事端謹,孝侍婆母孝定李太后(神宗生母),得其歡心 ;明光宗為太子的時候,好幾次遇到危機,而皇后多次保護了他 ;鄭貴妃專寵,皇后不計較。喜姐在皇后生涯中時時分出后宮的開支用來賑饑荒和給士兵發軍餉,數次在明神宗面前說話讓他寬恕直言的大臣褒獎忠臣,采用婉轉的方式進言多得到明神宗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