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章皇后——宋太祖孝章皇后宋氏
太祖比宋皇后大二十五歲,甚至其元配所生長子趙德昭(951-979年)也比宋后要年長一歲,然而夫妻相處和洽。宋皇后性情柔順好禮,史稱她每當太祖退朝,「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饌」(《宋史·后妃傳》),足見夫妻相敬如賓。宋后無出,她在太祖僅存的兩個兒子德昭和德芳(959-981年)中,似乎更為偏愛幼子德芳。由于德昭年紀比名義上的母親還要大,宋后或許是為了回避這種尷尬,對他保持距離,而對于小自己七歲的德芳,就不存在這種顧忌——當然這僅是一種猜測而已。
開寶九年(976)十月十日夜,太祖暴崩,皇弟光義嗣位為太宗,號宋皇后為「開寶皇后」,次年命她移居西宮。雍熙四年(987),又命她移居東宮。至道元年(995)四月,宋皇后去世。有司上謚號曰「孝章皇后」,然而太宗卻不為皇嫂成服,亦不令群臣臨喪,完全不合宋氏身為前朝皇后應享有的禮儀。于是翰林學士王禹偁對賓客言「后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宋史·王禹偁傳》),竟坐訕謗遭貶,出知滁州。宋皇后梓宮遷于故燕國長公主(宋太祖妹)第,權殯普濟佛舍,既不與太祖合葬,神主亦不祔廟。至道三年(997)正月,乃祔葬太祖永昌陵之北,命吏部侍郎李至撰哀冊文,神主享于別廟。至太宗的玄孫神宗時,方纔升祔太廟。后世史家如李贄等據此痛責太宗,認為太宗的薄情之舉與宋后在「燭影斧聲」當夜的行動有關(后述)。
宋后的父親為宋朝立國有功,兄弟多富貴,幼妹則嫁與名相寇準為妻。宋后病重時,曾對晉國長公主(太祖元配賀皇后所生)說,「我瞑目無他憂,惟慮族屬不敦睦,貽笑于人」(《宋史·宋偓傳》)。真宗景德中(998-1003年),她的幼弟宋元翰果真來到開封,要求分家析財。由此可見宋后的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