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下名將
顏良(約160年—200年)堂陽(今邢臺市新河縣)閆仙莊人,東漢末年河北軍閥袁紹部下名將,以勇而聞名,建安四年,袁紹以顏良、文丑為將,率精卒十萬,準備攻許,次年兵進黎陽,遣顏良攻白馬。曹操北救,以荀攸計分兵渡河,引袁紹西應,自率輕兵掩襲白馬,顏良倉猝逆戰,被關羽擊斬。在小說《三國演義》里,于討董戰役的汜水關之戰中第一次被提及姓名,當時顏良、文丑催軍未回,使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孫堅私藏玉璽被袁紹識破,顏良、文丑與程普、黃蓋、韓當拔劍掣刀相對。袁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時,耿武欲行刺袁紹,被顏良斬殺。隨后與文丑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
在小說《三國演義》里,于討董戰役的汜水關之戰中第一次被提及姓名,當時顏良、文丑催軍未回,使袁紹頗為華雄的猖狂而嘆息。孫堅私藏玉璽被袁紹識破,顏良、文丑與程普、黃蓋、韓當拔劍掣刀相對。袁紹計逼韓馥,謀奪冀州時,耿武欲行刺袁紹,被顏良斬殺。隨后與文丑為先鋒,擊公孫瓚,平定河北。曹袁交兵,顏良統十萬精兵為前部,攻劉延于白馬。劉延屢次告急,曹操派15萬軍隊兵分三路解白馬之圍。關羽新降曹操并得了很多賞賜,希望參加對顏良作戰以回報曹操的厚待。曹操親率5萬迎戰顏良,但被顏良部下精兵整齊的陣勢所震懾。呂布舊將宋憲、魏續相繼請求與顏良單挑,都很快被殺。徐晃出馬戰顏良,大約二十合后敗走。雙方休戰。
在謀士程昱建議下,曹操召見關羽,但怕他一旦回報了自己的善待就會離開。次日,顏良軍列好陣,關羽陪曹操坐在小山頂向下看,遠遠看見了顏良的麾蓋。關羽跨上赤兔馬沖入袁軍。顏良未及反應,措手不及,即被關羽所殺。關羽割下顏良首級綁在馬脖子上,順利返回。顏良軍士氣大損,陷入混亂,為曹操提供了進攻的機會。曹操在白馬之戰中獲勝,大破袁軍,還劫奪了很多物資。
顏良首級埋于僧固鄉梁僧固村西頭,歷經封土,其墓成南北向長方形大土丘,墓高3米。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h知縣劉德新建碑一通,上刻“漢將軍顏良之墓”。碑后被?h博物館收藏。1973年村民拉土墊地,將墓冢夷平,今已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