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尹
伊尹的資料
中文名:伊尹
別 名:摯、阿衡
國 籍:商朝
民 族:華夏族
出生地:夏朝末年空桑
職 業: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
主要成就:輔佐湯建商滅夏
放逐太甲,理政安民50余載
文化、廚藝、醫學等貢獻卓著
中原菜系創始人
代表作品:《汝鳩》《湯誓》《伊訓》
地 位:元圣、廚圣
陵 寢:伊尹墓
最新人物
其他Y開頭的人物更多
商朝其它的人物更多
伊尹——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中華廚祖
伊尹:姓伊,名摯,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空桑 (一說今河南杞縣,一說今洛陽伊川) ,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伊尹為中國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是中華廚祖,中原菜系創始人。約公元前16世紀初,他輔助商湯滅夏朝,為商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他任丞相期間,整頓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經濟比較繁榮,政治比較清明,商朝國力迅速強盛。
伊尹歷事商朝商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五十余年,為商朝強盛立下汗馬功勞。沃丁八年,伊尹逝世,終年100歲。沃丁以天子之禮把伊尹安葬在商湯陵寢旁,以表彰他對商朝做出的偉大貢獻。根據陳君儉發現并且編輯的商周干支年表,伊尹卒于沃丁丁未年,這也是眾多甲骨文為什么記載祭祀伊尹必有丁的緣由。因此有關伊尹的各甲骨文年代,相互關系可以由此一一查證。
商湯死后,伊尹歷經外丙、仲壬,又做了湯王長孫太甲的師保。傳說,太甲不遵守商湯的大政方針,為了教育太甲,伊尹將太甲安置在特定的教育環境中——成湯墓葬之地桐官,他本人與諸大臣代為執政,史稱共和執政,并著《伊訓》、《肆命》、《徂后》等訓詞,講述如何為政,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以及如何繼承成湯的法度等問題。在伊尹創設的特定教育環境中,太甲守桐宮三年,追思成湯的功業自怨自艾,深刻反省,“處仁遷義”,學習伊尹的訓詞,逐漸認識了自己的過錯,悔過反善。當太甲有了改惡從善的表現后,伊尹便適時親自到桐宮迎接他,并將王權交給他,自己仍繼續當太甲的輔佐。在伊尹的耐心教育下,太甲復位后“勤政修德”,繼承成湯之政,果然有了良好的表現。商朝的政治又出現了清明的局面!妒酚洝贩Q“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于是伊尹又作《太甲》三篇,《咸有一德》一篇褒揚太甲。太甲終成有為之君,被其后代尊稱為“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