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灃——末代皇帝之父
愛新覺羅·載灃(fēng)(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滿族。奕譞的第五子,清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之同父異母弟,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之父。生于清光緒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內。
光緒十六年(1890年)襲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于1901年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國實際的統治者。載灃性格懦弱,才疏識短,難當大任。他面對鼎沸的局勢,又屢屢舉措失當,加速了清朝的滅亡。宣統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溥儀退位。
1928年,遷往天津幽居,后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做漢奸,之后返回關內居住。解放后,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風寒,于2月3日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