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吾去愛 > 名人資料 > 趙括

趙括——紙上談兵的趙國將領

  趙括(?-前260年),嬴姓,趙氏,名括。戰國時期趙國人,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書,但缺乏戰場經驗,不懂得靈活應變。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后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于長平。最后,趙軍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被秦軍射殺而死,四十余萬趙兵盡降,后被秦軍坑殺。

  “紙上談兵”源自明朝人根據長平之戰寫的詩句“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夸紙上兵”,后來被用來比喻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但這只是明朝詩人的看法,戰國時的中國人,卻把趙括看得非常高。趙括喜談兵學,自己也著書立說,軍中門徒眾多,他的軍事思想深受時人推崇,他本人也有一定威望。所以當趙王考慮讓誰去上黨迎擊秦軍時,重臣就舉薦了曾協助父親趙奢大破秦軍的趙括。只不過這個提議被藺相如拒絕了,因為趙括雖有戰功,也有實際作戰經驗,但由于君臣政治斗爭的影響,并沒有過親自統兵的機會。

  趙括全軍覆沒,雖然損失慘重,但消耗的秦軍數量更多。樂毅評價長平之戰,趙括的“部署可謂得當”,趙括雖死而趙軍未敗。此時秦趙兩強對峙的格局并沒有改變,秦軍雖然暫時占領河東,但趙括的戰法已消耗掉了秦國的大部分兵力,因此在隨后的邯鄲之戰中,秦國只好灰溜溜地退兵而去。連白起都對秦昭王說,自己以50萬之眾圍趙括20萬之軍,傷亡過半,才全殲趙軍,這是趙括的功勞。而秦軍精銳損失過半,優秀將領死傷無數,實際是秦軍未勝,趙軍未敗。

  可見,或許趙括的軍事才華不如其父趙奢,與當時最杰出的軍事統帥白起也不是一個檔次,但否認他有能力則是不客觀的,只能說他有優秀的參謀能力,卻缺少統兵實踐。而且,因為強秦最終統一了天下,后人自然就覺得趙國敗了。長平之戰中,趙括就這樣成了罪魁禍首。

趙括相關的名人

趙括相關資訊

名人資料首字母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名人朝代、地區索引: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戰國 秦朝 漢朝 三國 晉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民國 世界 近代 現代 影視小說 美國 日本 五胡十六國 巴爾干 南美洲 北歐三國 俄國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西班牙 奧匈帝國 土耳其 非洲 朝鮮 其它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