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了?
你開著車在路上,想著那個還沒有談下來的項目眉頭緊鎖;
你坐在辦公室里,為著本月要完成的業績焦頭爛額;
你擠在地鐵里,想著孩子的英語不好奧數要補,長吁短嘆;
你奔波在路上,想到噌噌噌往上竄的房價和被套牢的股票,臉上愁云密布;
你常常憂心忡忡,你笑不出來,你覺得好多壓力,你笑不出來,這是個人人焦慮的時代。
成功的覺得還應該更成功;富有的覺得財富還是不夠;普通人發愁房價、物價飛漲;上班的焦慮沒有加薪升職、身材卻越來越胖......
似乎人人都在叫苦、人人都在喊累。
我們到底要什么?
我們總覺得擁有的太少;我們總覺得成功了就會幸福;我們總覺得富有了就會笑口常開。
于是,我們拼命去求得更多。求得了,我們笑,求而不得,我們就苦惱。
可是,我們是否忘了生活的本質?忘了我們的初心是什么?
生活原本不需要那么多,是我們為他賦予了太多外在附加的條件。
原本:穿衣是為了保暖遮體,不是為了風靡萬人;吃飯是為了充饑果腹,不是為了豪華大餐;住房本是為了遮風避雨,不是為了攀比享受;車子本是為了代步便捷,不是為了炫耀比酷。
宋丹丹接受采訪的時候曾說:我們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不小心多了一個吻,然后你發現需要一張床,一套房,一個證。然后是源源不斷的需求。最后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
是的,很多煩惱是我們“求”得太多。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既然人生“本苦”,而人一生又追求離苦得樂,那怎么樣才能快樂呢?
卡耐基說:“讓你快樂或不快樂的,不是你擁有什么、你是誰、你在哪里或你在做什么,而是你對此怎么想。”
所以,快樂是一種心境。生活就如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你對它微笑,它也對你微笑。
當你你感到沮喪時,是因為你活在過去。你會感到擔憂和焦慮,是因為你活在未來。
但是當你感到滿足,開心和平和時,你才是活在當下。不念過往,不懼將來,活在今天就好。
消除煩惱心理,不要杞人憂天,珍惜當前的美好生活,每一天都應該過得有意義。
楊絳先生在100歲時感言: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快樂呢?
愿我們每天都有發自內心的笑容,真正的富有,是你快樂的心境,是你臉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