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夫妻時代》中,馬蘇扮演的是一位“白富美”,從小衣食無憂,馬蘇卻說“生活中我是典型的鳳凰女”。成名后的馬蘇并沒有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上學那會兒,家里所有的錢幾乎都給我花了,導致我們家很長時間生活很窘迫,媽媽也跟著我北漂。拍戲以后,我掙的錢都直接給我媽,然后她從里面給我些零花錢,如果我想買貴點的東西,比如包呀、衣服呀,就得跟我媽開口要錢,可是老人的消費觀和年輕人很不一樣,她會先問你為什么要買,有必要嗎?然后再勸你兩句。于是,我就變得很不好意思跟她要錢了。事后想想,真沒什么必須買的。”
馬蘇這些年拍了不少戲,但除了與王志文合作的《旗袍》,很難有叫得響的。馬蘇自己倒看得開,“演員其實是個實力加運氣的職業。有時候你演了很多戲,你也不一定會紅,但運氣來了,可能一部戲就讓你大紅大紫。但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得做好厚積薄發的準備。我相信只要戲演好了,總有一天我會中頭彩。”《旗袍》收視火爆,馬蘇一時也收到不少年代劇的邀約,但她卻全新出擊家庭劇,大有成為媳婦專業戶的態勢,馬蘇覺得,自己之前年代戲和苦情戲演的太多,尤其是《旗袍》拍完,感覺元氣大傷,“角色離自己太遠,演得特別累”。所以,馬蘇想,趁著還年輕,為什么不多演點反映80后生活的青春劇,反正自己就是80后。
不想孔令輝被娛樂
對于觀眾評價的《AA制生活》、《小夫妻時代》里的80后過得太鬧騰,感覺不太真實,馬蘇認為,戲里展現的不是鬧,而是一種不安分,帶著某種反抗和釋放情緒,“老老實實、逆來順受,那還是80后嗎?而且8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有特立獨行的一面,這群人非常自我,但心地也很善良,追求愛情甚至到了不管不顧的程度。”馬蘇說,這兩部戲本來不是同期拍的,湊巧趕到一塊兒播了,“好像給了觀眾一種‘我很忙’的感覺,讓大伙眼睛受累了。”演這些家長里短,馬蘇感覺挺對路,演得很順手,她也不介意被當做媳婦代言人,“我挺有喜劇天分的,最近有朋友推薦我看美劇《屌絲女士》,他們都說如果這戲拍中國版你一定要去演,準紅,太適合你了。”
對于婚姻,馬蘇看得很開,“兩個人在一起能有幾個十年,還是順其自然得好。目前我們的重心都在事業上,大家都挺忙的。我相信只要有感情,結婚是遲早的事。”馬蘇不愿意因為自己的職業性質給孔令輝帶來壓力,“他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我們是娛樂行業,一定要區分開來。我被娛樂沒辦法,他不應該被娛樂。他需要安靜。畢竟幸福不是用來秀的,而是用心去體會的。”
由趙寶剛執導的“青春三部曲”收官之作《北京青年》將于8月登陸浙江、北京、天津、上海四大衛視,昨天,該劇在京召開倒數30天開播發布會,趙寶剛攜劇中主演亮相,F場,主演馬蘇亮相。身穿黃色裙裝的她,俯身大秀“八字奶”,落座時緊夾雙腿,仍不慎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