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吾去愛 > 社會萬象 >

淚奔!老兩口不遠千里給重病女兒送菜!

來源:小編整理2025-02-03 12:07作者:Mao

淚奔!老兩口不遠千里給重病女兒送菜!

孩子的一句話,父母就記住了,哪怕只是隨便一提,真的是太愛女兒了!爸媽,我想吃豌豆尖!竟讓父母千里送菜!

爸媽,我想吃豌豆尖,老父老母1700公里送菜讓無數人淚奔

15日上午,重慶晚報記者趕到忠縣洋渡鎮上祠村,回訪在網上熱傳并引人淚奔的一段視頻。視頻是一名拍客在上個月25日偶然拍的,地點是主城的重慶北站候車室外。那天,老秦和老伴提著從忠縣老家掐的豌豆尖等農家菜,凌晨6時摸黑從家里出發,換乘長途客車來到主城。在車站人群中,老秦提著蔬菜,像呵護寶貝一樣,奔波1700公里送到北京。

原來,老秦的女兒秦桂香在北京患重病。他說“女兒想家,想吃老家種的菜,說想活下去。我和她媽身體也不好……”當天,這段視頻在網上引發很多人關注,老秦的神情和話語,戳中不少人淚點。

1

省著吃的豌豆尖

16日是三九第8天,也是冬月的最后一天。上午8時50分,北京市房山區第一人民醫院住院部腎病科2號樓15床,秦桂香發了一條朋友圈,標題是“我想活下去”。

秦桂香今年30歲,在病房呆了3個多月,正經歷生命的嚴冬,幸福感卻沒打折扣。病床上,她一臉憔悴、腳有些浮腫,丈夫用勺子喂她稀飯,這是丈夫從10公里外的家中熬好送來的。她說,丈夫的愛讓她覺得自己是健康人。

稀飯是她的早餐和午飯,盛在碗里飄著清香,米粒中混有掐成小截的豌豆尖:翠綠。

添加到稀飯里的豌豆尖,正是父母從老家忠縣洋渡鎮上祠村帶到北京來的。她說,這些豌豆尖讓她有食欲,放進嘴里能嚼出1700公里外老家的味道,又好像看到了父母一臉的慈祥和艱辛:凌晨4時左右,母親摸黑照手電筒在菜地掐了一大袋豌豆尖,三四斤;1個多小時后,父母搭上了開往主城的早班長途車,直奔重慶北站坐火車。

重慶晚報記者與秦桂香通話。電話那頭,她聲音虛弱,說到吃老家帶來的菜時,明顯感覺到她中氣要足一些。她說,豌豆尖是她刻意叫丈夫每次熬粥時,省著添進稀飯的。同時,她省著吃的,還有母親花了1個多小時從地里挑到的側耳根。

豌豆尖和側耳根能存放20天?她說,天冷,蔬菜不易腐。最關鍵的是,父母提菜來北京的近24小時車程里,把它們像寶貝一樣保管得好,沒被擠傷。

2

提的背的都是鄉愁

秦桂香的父親叫秦大云,63歲。

每天與女兒通話,既是期盼,又是悲傷。

20多天前,醫生給秦桂香下第三次病危通知書,鄉愁來得更強烈了。

她說,當天,她打電話給老家重慶忠縣洋渡鎮農村的父母,盡量用平緩的語氣,說想吃豌豆尖、青菜等家里的菜。最終,她沒忍住,哭了:“你們不來,可能再也見不到我了。”

2017年12月25日上午,重慶北站候車室入口,秦大云和老伴在排成長龍的隊伍中挪步,他臉上的焦急藏不住。老伴沒怎么出門,他怕老伴被人群沖散了,一只手牽著她,另一只手捏緊一個口袋。

口袋里,裝的是大半袋豌豆尖。

“莫擠,菜擠爛了就吃不得了。”他把這袋菜呵護得像提的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旁人不解,問緣由。老伴坦言,女兒在北京得了重病,唯一想的就是吃家鄉的農家菜。她手里,提著塑料桶裝的三十個雞蛋,背包里是青菜、紅苕、洋芋、側耳根、新米、一只臘豬腳和一只宰殺的雞。

拍客偶然拍下了這一幕。

列車發車時間是當天中午12時左右,次日上午11時許到達北京西站。

列車上,老秦不知道,這段視頻發到網上后,他們引來很多人關注。有網友質疑:“拍客哪來這么好的運氣拍到感人新聞。”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向梨視頻方面求證得知,這名拍客是長期蹲守重慶北站的職業拍客,隨著客運高峰的日漸來臨,拍客在候車廳一帶專門挖掘素材,工作時間比一般上班族還長。這段時期,這名拍客“天不亮就到了,晚上12點之前還在”就是真實寫照。

3

家鄉菜烹成跨年團年飯

在北京,秦桂香也沒想到,從這天起她發布在“輕松籌”的捐款及留言,突然增多。躺在病床上,她用手機瀏覽鼓勵她的話。2017年11月8日,她在“輕松籌”發布求助信息,截至昨日已籌款9303元,幫助她的人有303人。

“爸媽來病房,講在重慶乘火車時遇到有人拍他們提菜來看我的事后,我才曉得那連續幾天,為啥這么多陌生人幫助我戰勝病魔。”她在電話里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對陌生人的善舉此生不忘。

秦大云回憶,他和老伴趕到病房時,看到虛弱的女兒。他愣在病床邊,像個木頭人,至少兩分鐘沒說出話,嘴唇抖了幾次,就是發不出聲。老伴叫了女兒的姓名后,傷心得不停抹淚……

“那天,我沒在她面前哭,背著她在病房廁所捂著嘴哭了四五次。她還年輕,怎么就病成了這樣?我和她媽都想不通呀!”秦大云講當天發生在病房里的事,數次哽咽。

“我知道爸爸很傷心。每次,他從廁所出來,我發現他眼睛是紅的,知道他哭了。更知道他是個堅強的人,一輩子從不在人前掉淚。每次,他都解釋在火車上坐久了,來北京有點水土不服拉肚子。他這樣解釋一次,我的心就痛一次。那天,我慶幸見到父母,他們就是我的天。”

“為了緩和那幾天的悲傷氛圍,2017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在病房吃了一個跨年的團年飯。”秦桂香說,“飯菜裝在餐盒里,有豌豆尖湯、炒青菜、燉的雞……把這些老家帶來的菜吃進嘴里,滿滿都是老家味道。話題也敞開了,我們可以討論生死的事了。”

那時,她感覺此生沒有任何遺憾——父母來北京3天后,她22歲的弟弟也從重慶趕到了北京:“團年飯很溫馨也圓滿”。

4

北漂初衷是去治病

本月15日,忠縣洋渡鎮上祠村2組。重慶晚報記者帶著大家的關心,來到秦桂香老家見到了她父母。

未到秦家前,我們行走阡陌、聞狗叫、穿竹林,村民招呼陌生人的熱情撲面而來。細問才發現,秦桂香“我想活下去”的愿望除牽掛年邁父母外,鄉愁也是一根黏性很強的紐帶。2016年,當地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山、小溪、民風民俗是她不舍的牽掛;村里有250多年歷史的秦家上祠堂,系明代抗清女英雄秦良玉家族后裔集資修建,在忠縣及川東聲名遠播。

全村人皆為秦良玉后裔。老秦說,得益傳承的民風,他很感恩鄰居們對女兒患病后的幫助。上月底,他上北京看女兒時,發微信把大致狀況給村支書說了。沒想到,本月初回老家后,村支書轉發給他一個紅包,說是大家通過微信募捐的錢。錢不多,幾百元,但老秦覺得沉甸甸的。

其實,10年前秦桂香身體開始出現異樣。“那時桂香20歲,被查出得了紅斑狼瘡。這個病,讓肚子一天天鼓起,像個懷胎婦人。我和她老漢不敢對外人講。她一個大姑娘,沒結婚沒耍朋友,肚子大了如何解釋。”秦桂香的母親說,他們把女兒送到主城的醫院治療。

病情在醫院得以緩解,后來數次復發。6年前,秦桂香再次入院時,醫生告訴她北京的醫療技術強,在那里也許能治好。那年,秦桂香選擇北漂,初衷是治病兼打工掙錢養活自己。

“她下火車后,打聽去醫院的路時結識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現在的老公。2017年7月,辦了結婚證。女婿今年50歲了,知道她得了重病,還堅持娶她,這幾個月硬是每天堅持3次去醫院送飯和探望。他還借錢10多萬元,救她的命。”秦桂香的母親這樣評價女婿,年齡雖大,可人好,是個很可靠的人。

秦桂香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北漂治病期間,病情得以緩和。她在一個廣告牌作坊打工,老板就是現在的丈夫。她補充,兩年前丈夫的前妻患癌癥去世,留下13歲的女兒由丈夫撫養;接下來,她沒有犯病,以為已經治愈了,他們的戀愛關系逐漸確立……

  • 今日熱點
  • 一周排行

名人資料

更多
久久成人综合网,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91久久精品一区,国产深夜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