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歷三月三了,農歷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以漢族、壯族、苗族、瑤族為典型,在古代壯族青年男女聚集街頭歡歌、匯聚江邊飲宴。在壯族傳說中,三月三是壯族始祖布洛陀誕辰日。 漢族為上巳節,有三月三拜祖先。農歷三月三,不僅僅是單純的壯族傳統踏青歌節,也是壯族祭祖、祭拜盤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三月三原本是廣西壯族的一個節日,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壯族三月三”廣西人民取消放假,和全國人民一同戰“疫”。
三月三是什么節日
農歷三月初三是“上巳節”,又稱“踏青節”、“修禊日”。唐代此節與“春節”、“中秋節”齊名為年度“三大節日”之一,保留了一些踏青、游春、祭祀等民俗并與相近的“清明節”合并。
農歷三月初三還是布袋和尚坐化紀念日
布袋和尚傳說為五代后梁時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人,常露腹歡喜,手執布袋,禪機幽默,所以被稱為布袋和尚,相傳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殊勝日請盡力行善、念佛、吃素、供燈、誦經,功德無量。
三月三一般吃什么食物?
雖然沒有了期待已久的假期,但廣西人今年依然想盡了一切的辦法迎接這個“特殊”的三月三,用自己的方式“嘿撩撩螺”!
五色糯米飯
壯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有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黑米粽
壯族稱粽子為“粽粑”,壯鄉黑米粽是用產自長壽之鄉巴馬的黑糯米精制而成,具有補血養氣功效。
油茶
又稱“東方咖啡”。其制作工藝是以老葉粗茶(綠茶)為主料加生姜,用油炒至微焦并反復捶打加水煮沸而成。
艾葉糍粑
清明節前后,是艾草生長茂盛的時節,由于農歷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糍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簸箕宴
宴席以簸箕為碟,菜品做法新穎,食材品種豐富,將艾葉糍粑、排散、油茶等搭配,組成一桌桌簸箕美食。
螺螄粉
源自柳州,當下火遍全國的“網紅美食”,具有辣、爽、鮮、酸、燙的獨特風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
檸檬鴨
是廣西南寧武鳴一帶的特色菜肴。吃起來酸辣開胃,緊實有嚼勁的鴨肉,清新濃郁的檸檬香,一口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