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存在地下斗狗
血腥殘忍只為賭博
經過多方聯系,記者找到了一名深入過斗狗現場的“深喉”,確認了泉州的確存在地下斗狗,并且主要是為賭博而斗。
“晉江的確存在地下斗狗,而且不少,一般用的是比特和杜高兩種犬。斗狗就是為了賭博,而且賭得很大。泉州其他地方較少聽到斗狗的事。懂得專業馴狗的人其實挺吃香的,經常會有晉江的老板愿意出幾萬元,就是為了馴一條斗狗。相比他們斗狗賭博的金額來說,馴狗的錢是小錢。比特犬斗狗是從香港傳來的,十多年前開始在廣東和廣西流行。”親眼看過幾場晉江的斗狗之后,“深喉”覺得場面實在太過殘忍,無法接受如此血腥的畫面。
“深喉”給記者發來了兩個在晉江錄制的斗狗視頻。視頻中,斗狗場地都用鐵欄桿圍成四方形,類似拳擊擂臺。欄桿外站滿了觀眾,有人時不時地用閩南語討論著哪只犬更有斗志,勝算更高。其中一個視頻中,一只比特犬只用了2分鐘就讓另外一只比特犬倒地不起。而另外一個視頻則有20多分鐘,一只斗犬倒下后,還有一位類似裁判的人喊著“倒地”。
“一條狗,也許只能斗一次,就得面臨嚴重的殘疾或死亡。一般情況下,不少斗狗都死在了斗狗場上。斗狗訓練出來后,它們只要一上‘戰場’,不分勝負就不會停下,一直朝對方的致命處撕咬,直到其中一只倒下。這樣的規則是非常殘忍的,但是斗狗本身智商和訓練內容等條件決定了它不會躲閃和思考,只會不停往前沖。咬得越狠,圍觀的人越興奮,一些圍觀者跟著現場的氣氛‘殺’紅了眼。幾十萬元的斗狗賭博不是稀罕事,外地還有千萬斗狗的。”“深喉”說。
按照知情人士的說法,地下斗狗的場合并不是一般人能夠“隨便圍觀”的,斗狗有固定的圈子,對新進人員的加入也比較謹慎。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泉州并未處理過有關非法開設斗狗場或斗狗賭博的案件。
C 幕后
斗狗的煉成之路 喂生肉靠本性
“斗狗,一般從出生4個月時就開始訓練。能夠成為斗狗的犬,都是本性非常兇猛的獵犬,它們的智商低,但是廝殺的本性強,能夠聽懂主人‘咬’、‘殺’等指令就行了。”“深喉”表示。
據了解,卡斯羅、比特、杜高是最常見的斗狗。卡斯羅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老意大利獒犬改良種,非常兇猛,爆發力強,敏捷度和反應力好,以往用于狩獵大型野物,也在古羅馬軍隊中服役過。比特犬是美系斯塔福犬和美國斗牛犬培育出來的,主要作為斗犬,殺傷力大。杜高則是南美培育的,嗅覺靈敏、肌肉發達、有持久的耐力,可在荒野里跟蹤獵物。另外,土佐斗犬、高加索犬、藏獒、羅威納也是斗狗品種。
“網上論壇中,常有喜歡斗狗的人交流如何選擇斗狗的品種和如何讓斗狗‘開口’的經驗。很多人認為,品種越純的狗,上場就越厲害。其實,斗狗是否厲害,和訓練方法有很大關系。首先,斗狗必須喂食生肉,配合營養。另外,還需要鍛煉耐力、肌肉、撲咬、爆發力等。等到訓練較為成熟時,還會安排與同類進行爭斗訓練,對愛狗人士來說是很殘忍的一種訓練方式。之前,有兩只訓練過的斗狗掙脫掉了鏈子,馬上互相撕咬,最后都因傷勢太重死了。還有部分狗主人甚至在賽前給狗注射興奮劑,或在狗身上涂抹麻醉藥,完全不顧狗的安危。”知情人士表示。
訓練斗狗的過程,也非常“驚心動魄”。即便是專業的警犬訓練過程中,也會咬傷訓練員,斗狗在訓練中傷人的情況更是屢屢發生。“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和長期的實踐,隨便訓練斗狗很可能對自己的人身造成傷害。”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