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爭的歷史上,斃命于侵華戰場上的最后一名日軍少將是日軍第五十三旅團旅團長吉川資少將。
1945年1月,吉川資任率部參加了被日軍稱之為“秀嶺一號作戰”攻勢行動,對我魯中、海濱敵后地區進行了瘋狂的“大掃蕩”,目標是肅清在新泰一帶山區,以韓集、索家莊為中心活動的許世友部八路軍,以便切實控制魯中山地,準備和登陸的盟軍打持久戰。
在這次慘絕人擐的“大掃蕩”中,這支日軍對我敵后根據地實行了臭名昭著的“三光”作戰,竟然捕殺當地的村民以食之肉為糧,這一獸行激起了我抗日軍民頑強的抵抗意志,我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下,同仇敵愾,積極進行反“掃蕩”作戰,與日軍第五十三旅團周旋在魯中地區,并不斷以阻擊、襲擊、伏擊、襲擾等戰法打擊敵人,給日軍造成了相當大的困難,致使日軍前進非常遲緩,我八路軍相機收復了沂源以東的軍事要塞——石橋鎮。
為了在天黑前攻克石橋鎮,吉川資旅團長孤注一擲,傾全旅團兵力,隱蔽向石橋方向發起進攻。由于八路軍采取不和日軍硬頂的靈活戰術,該旅團發展較為順利,迅速攻下了一個八路軍曾經死守的“荒村”,并肅清了前進道路上企圖阻擊“大隊”的八路軍部隊,繼續向前搜索攻擊。
此時,駐守石橋的八路軍魯中軍區部隊一部通過地下情報網,已偵察得知五十三旅團的真正企圖,該部迅速調整部署,采取靈活的戰略戰術,麻痹敵人,誘敵深入,把敵人放進來,然后,搶先占領有利地形設伏,打伏擊戰。
吉川資不明真相,以為我八路軍在他強大的攻勢下,已不堪一擊,為了達到在石橋鎮實施圍殲我八路軍主力部隊,他加大了攻勢,并親自到前沿督戰,當吉川資率部進入一條狹長的山谷時,遭到了埋伏在山坡兩側的八路軍突然猛烈的火力突擊。手榴彈、炮彈紛紛在日軍隊伍中爆炸,輕重機槍、各式步槍不停地射擊,構成了嚴密、熾烈的交叉火力網。
吉川資做困獸斗,奮力拔出戰刀,發出野獸般的吼叫:沖啊,奪不回石橋鎮,就不回來了。喊聲剛停,只聽嗖、嗖、嗖三聲槍響,吉川資頭上連中三槍,當場斃命,剛要上前攙扶的大隊副官岡田也被一槍撂倒。
隨后,沖擊的成批日軍在八路軍猛烈的火力打擊下,紛紛倒在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