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丁奉作為三國時期吳國的將領,他一直盡心盡力的輔佐皇帝,為吳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丁奉從小便十分的聰慧,有著他人所無法比擬的軍事天賦。憑借著自己杰出的軍事才能,丁奉多次取得戰役的勝利,成為朝中的肱股之臣。那么,丁奉雪中奮短兵講的是什么故事呢?
吳國將領丁奉
公元252年即太元二年,這注定是一個極其不平凡的一年。正是在這一年,吳國的皇帝孫權因病去世,其最年幼的兒子孫亮繼承皇位,成為一國之君。丁奉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戰場上屢建奇功,獲得新帝的賞識,被封為都亭侯。也是在這一年,魏國派兵進犯吳國。當時,皇帝派吳國的太傅諸葛恪前去抗敵,以諸葛恪為首的吳國將領都不將魏國放在眼里,認為只要大軍上岸,魏國就會不戰而逃的。但這些人中并不包括丁奉,他并不贊同其他將領的意見,他認為不能指望敵人不戰而逃,而是應該主動出擊,占據有利位置。
但當時吳國軍隊的統帥是諸葛恪,但諸葛恪并不認同丁奉的建議。無奈之下,丁奉只能自己獨自帶領三千士兵向前行軍。當時的天氣環境十分的惡劣,刮著凜冽的北風,下著大雪。當丁奉看到了魏國的先行部隊時,他對自己的士兵們說道:“現在已經到了立戰功的時候了。”士兵們都被丁奉所激勵,大家紛紛脫去盔甲,然后手中拿著短兵器。魏國的士兵看到他們這個樣子,都認為自己會贏,也沒有多做防備。結果可想而知,丁奉所率領的軍隊獲得了戰役的成功,丁奉為吳國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以上就是丁奉雪中奮短兵的故事。
丁奉殺張遼
張遼不是丁奉所殺,而是病逝的。赤壁之戰后,曹操任命張遼、樂進等人鎮守合肥,在此期間,孫權多次來犯都被張遼打退。在公元215年的逍遙津戰役中更是名聲大噪,以寡敵眾,差點活捉孫權。曹丕登基后,仍令張遼防守孫權。公元221年,張遼屯駐雍丘,身染重病,抱病期間依然抵御孫權來犯。公元222年,在江都病逝,享年五十四歲。
《關云長》張遼劇照
丁奉殺張遼是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里邊編撰的,不符合史實,就和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一樣,不是真實的歷史。丁奉是三國時期吳國的重要將領,在孫權的領導下奮勇殺敵,屢建奇功。丁奉一生征戰,侍奉了從孫權到孫皓四位吳國君主,見證了三國時代的興衰。
歷史上丁奉殺張遼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公元222年,孫權再一次向曹魏假意稱臣,張遼奉命還屯駐在雍丘,在此期間身染惡疾,曹丕親自派郎中前往診斷,時時命人報告張遼的病況,可見,曹丕對張遼的重視。張遼的病始終不見好,曹丕命人將他接到自己的營帳里,親自照料,病情總算有所控制。只是剛見好,張遼就請求回來雍丘駐扎,果不其然,孫權再次背叛曹魏,張遼奉命與孫權對陣,經過逍遙津戰役之后,孫權很是忌憚張遼,知道張遼來了以后,仍然忌憚,并告誡眾位將士,張遼雖然有病在身,可依然勇猛難當,千萬謹慎。同年,張遼與諸將大敗呂范,但他的病情也一日比一日嚴重,最終在江都病逝。所以,張遼死于疾病,而不是被丁奉所殺。
丁奉的弟弟
三國時期吳國有一個名為丁奉的大將軍,他一生共侍奉過四任皇帝,是名副其實的四朝元老。丁奉為人小心謹慎,有著十分出色的軍事才能,同時丁奉也是一個十分長壽的人,他見證了吳國的興衰。丁奉的弟弟也是吳國有名的將領,那么,丁奉的弟弟又是誰呢?
丁奉劇照欣賞
根據史料的記載,丁奉的弟弟名為丁封,跟他的哥哥丁奉一樣,兩人同為吳國的大將。但史書上關于丁封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是大將軍丁奉的親弟弟,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記載了。其實,從丁奉的生平經歷中我們還是能夠窺得一些關于丁封的信息的。公元271年即建衡三年,已經八十五歲高齡的丁奉因病去世。同時,史料里面也隨口提了一下丁奉的弟弟丁封,最后官至后將軍,但卻在哥哥丁奉之前去世。
關于丁封事跡的記錄則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在公元263年,魏國派將軍鄧艾前去圍攻蜀國,然后丁封奉孫異和丁奉的命令前去綿竹關夾擊魏國的諸葛瞻。除了這一條記錄外,就再無關于丁封的生平事跡。
不同于弟弟丁封在史書上只有寥寥幾句的記載,其兄丁奉在歷史上一直很出名。丁奉年少成名,憑借著自身出色的軍事天賦,在戰場上屢建奇功。公元253年即太元二年,魏國派兵攻打吳國,吳國便派丁奉等人前去迎擊。當時,吳國的將領一直很看不起魏國的軍隊,認為魏國會不戰而敗,但只有丁奉認為要小心應戰。由于與他人的意見不合,無奈之下,丁奉便獨自率領三千士兵前去迎敵。最終,丁奉雪中奮短兵,取得了戰役的勝利。有這樣一個了不起的哥哥,想必身為弟弟的丁封也有著十分出色的軍事天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