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李商隱詠史
詠史詩向來是李商隱詩詞中常見的題材,而這首《詠史》就是李商隱直接以此為題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詠古懷今,他回顧過去的朝代,從中得到經驗教訓,表述了他對于當今統治的意見與政治傾向,反映了強烈的愛國情懷。
李商隱 詠史
該詩的首聯是詩人對于以往的反思,認為勤儉節約能夠使國富民強,而奢侈腐敗只會導致國家的衰敗滅亡,提出了他認為決定政治成敗的關鍵原因。而頷聯則是指出了他認為一個王朝的興衰,除上文提出的要點以外,還有更加本質、復雜的緣由所在。到了頸聯又再推進一步,詩人認為比勤儉節約更加重要的是一個國家的運氣與實力,然而這一句是全詩的主旨所在。而尾聯是詩人表現出了對于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
全詩大意在于,反思自古以來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所有賢明的國家,都是因為節勤儉而興盛,衰落則都是因為奢侈。究竟是為什么非要用琥珀當枕頭,又為何難道只有鑲滿珠寶的才是能坐的好車?释h行卻從來沒有看到過千里之馬,想要拔動蜀山之蛇卻勢單力薄不夠能力。有幾個人真正聽到過舜帝彈著琴唱著南風歌,只有身處君王的陵墓對著翠羽流淚哭泣的份。
李商隱在創作這首詩歌時,唐文宗剛剛去世,據悉唐文宗在位時期深知先帝們的腐敗統治,因此他致力于改革,只可惜政權受制于宦官,難以施行最終無力回天。然而李商隱寫此詩,一方面旨在惋惜悼念唐文宗,一方面擔憂唐王朝,于是悲傷痛哭。
李商隱字號是什么
自古以來中國古人除了父母長輩給取得姓名之外,一般的世家讀書人都會在自己成年后給自己取上一個字一個號,因此在文學上深有造詣的名家通常都會在自己字號上深作推敲十分注重,然而今天我們要談的就是晚唐大詩人李商隱的字號。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一個對眾人而言耳熟能詳的名字,他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其中“豀”字是一古字,讀作xī,古同“溪”,所以在有些資料上面就簡單寫作玉溪生,然而李商隱給自己取的字號的內在含義十分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說李商隱的字,商隱和義山有什么聯系呢? 名、字分開來解釋,商隱二字應該比較好理解,大概就是從俗世中隱退的意思,據悉與著名的隱士“商山四皓”有關。而義山的山在古代也有歸隱山林的意思,而義或許就是古代人長倡導的大義。如若將名、字結合來看,不難想到商朝伯夷叔齊退隱在義山的典故,也許大詩人李商隱正是此意,畢竟斯人已逝,實在難得考究。
再來談號,李商隱取了兩個號,這在古代也并不罕見,只是這兩個號都有個小故事。其一 “玉谿”,是一地名,在今河南省濟源王屋山,就是一條溪流的名字,據資料顯示李商隱早年時期曾在此學習道術,故而取此號。其二“樊南”,也是一地名,在今天的陜西西安南一個叫樊川的地方,據了解,李商隱在古長安生活時期很有可能來過今天的樊川,并為之美景所動容,故而取此號。
李商隱代表作
李商隱在對詩歌方面的貢獻,有一個很大的特別之處在于他獨創的無題詩,他一生寫有“無題”數首,其中眾人耳熟能詳的名句“心有靈犀一點通”就是出自他的《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這首詩是詩人用以追憶自己當時所見的艷情場面。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從內容上面看,第一句中用“昨夜”來指出是追憶往事,而第三四兩句則是用他物來作比較,“身無彩鳳”寫的是當時之情。而五六句則是從兩人之間的默契轉為對于整個宴會的描寫,而到了七八句則是從戀情的愉悅寫到了“聽鼓應官”導致歡情蕩然無存。整首詩從詩人的心理活動著手,他的感受真實細致,將一段可意卻不可言的感情描寫得錯綜復雜而又刻畫入微,令人在悲涼的基調與氛圍下讀起來似解非解,既像寫給相戀卻不能相伴的愛人,又像是寫給難以相識的君臣關系,看似如此卻又仿佛沒這么世俗,將李詩的妙義展露無遺。
從詩文大意上看,全詩講的是,昨天晚上星辰璀璨,夜間伴有微微涼風。我們酒宴定在畫樓的西邊,桂堂的東部。我們身體上缺乏能夠得以齊飛的彩鳳兩翼,心中卻如同有神異的犀牛般能感受彼此的情思。共同猜拳嬉鬧,隔著位子對飲暖心,分成小組玩行酒令,得出勝負被燭光映得滿臉通紅。只可惜五更已打,我要去上早朝了,只能趕馬赴秘書省,如同隨風飄蕩的蓬蒿。